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分析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结果 15例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11例,4例为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 BL),以幕上多见,多发病灶为主(本组合计32个病灶,2例为脑膜型),多靠近中线或脑室周围,侵犯皮层并累及灰白质。本组病例单发4例,多发9例,2例为脑膜型。位于幕上10例,幕下2例,幕上下多发1例。MRI表现为实性、囊实性肿块及结节、多发不规则斑点、片状病灶,DWI病灶不同程度受限,以不规则环状高信号为主,ADC值降低,10例患者(12个病灶)T_1WI可见不规则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肿块样、结节样及点、片状明显强化、不规则厚壁环形强化或环状强化,周围轻度水肿或无水肿,其中3例为重度水肿,1例沿室管膜匍匐生长,1例可见室管膜播散。结论艾滋病相关颅内淋巴瘤MRI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部分病变表现不典型,易与弓形体脑炎等病变混淆,必须结合临床并仔细分析其MRI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研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在不同免疫抑制状态的CT影像表现.方法 搜集本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IPA患者27例,分成HIV感染致重度免疫缺陷/免疫丧失组(11例)和其他基础疾病致轻度免疫抑制组(16例),分析两组的胸部CT表现.结果 HIV感染组中出现支气管扩张/壁增厚者4例、气管周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治愈患者CT影像特征,探讨符合出院标准患者的影像征象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新冠肺炎患者符合出院标准时胸部CT影像,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的影像特点。结果:分布特点:普通型①双肺下叶出现病变比例最高;②范围右肺大于左肺;③单侧看,右下叶或左下叶病变范围最大。④周围分布为主。重型及危重型①...  相似文献   
4.
肝脾结核CT影像诊断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分析肝脾结核CT表现,以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5例肝脾结核进行CT扫描,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在18~60岁,所有病例皆经临床诊断,其中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2例经CT导向下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结果所有肝脾结核均为多脏器结核之一,CT表现为8例肝脏和5例脾脏散在粟粒、小结节灶和小囊性灶,1例肝脏有孤立的低密度病变,1例肝脾仅散在点状钙化灶。结论肝脾结核CT常见散在粟粒、小结节和小囊性灶并合并全身多脏器结核。当CT有上述表现时,首先应考虑肝脾结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脑炎的MRI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脑脊液CMV-DNA检测确诊的AIDS合并CMV脑炎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如病灶部位、形态、信号及强化方式等。结果 1)临床表现:患者以神经精神症状(54. 54%)或发热(45. 46%)就诊者多见;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50cells/μl者占90. 9%; 2) MRI影像:颅内病灶多发者占90. 9%。病变累及基底节区核团者占65. 22%,(尾状核30. 43%,豆状核13. 04%,丘脑8. 69%),累及脑灰质者占34. 78%,(颞叶21. 74%、额叶13. 04%、枕叶8. 69%)。MRI病灶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S-T2高信号,DWI稍高信号,ADC为等/稍低信号,钆对比剂增强扫描病灶呈极轻度强化至无强化,内部并可见小血管穿行; 3)病理:病变区脑组织内见巨细胞核内包涵体,周围伴有非特异性炎症。结论 MRI对于AIDS合并CMV脑炎患者颅内病灶显示较好,FS-T2和DWI是观察病变的最优序列,而FS-T2联合钆对比剂增强扫描对于CMV脑炎颅内病灶的显示有一定特异性。通过对于AIDS合并CMV脑炎的MRI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球CT增强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结核球是孤立性肺结节中最常见的一种,且发病居肺内良性结节的首位。目前CT增强扫描、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结核球的鉴别诊断作用超来越受到重视。本对此作一综述,重点在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影像表现。方法 对21例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影像学表现进行描述,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15—50岁,中位年龄35岁,为典型支气管肺囊钟从影像上主要表现分为炎性浸润阴影5例、不规则团块影3例、实性球形影8例及分支管状阴影5例。对18个支气管肺囊肿进行增强扫描。结果 炎性浸润性肺囊肿影像学无特征性,以病灶实质无强化,临床上反复感染为特点。不规则团块影、实性球形影及分支管状阴影性支气管囊肿以实质无强化,病灶周围肺野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索条表现,分支管状肺囊肿以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为特征。结论 当反复发生的感染灶、病灶周围有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索条、病灶实质无强化或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的管状病灶时应考虑支气管肺囊肿。  相似文献   
8.
动态增强CT扫描对20例肺内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肺内硬化性血管瘤进行研究, 增强前后均对病变局部薄层扫描,层厚及间隔均为2.0 mm.结果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实质密度均匀,少数病灶可有钙化.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CT值最大可达90~110 HU.结论动态增强CT 扫描是对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影像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对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CT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对照观察。方法对39例经过手术、纵隔镜、穿刺活检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共180个淋巴结进行影像学分析,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16~67岁,中位年龄26岁。所有病例均做CT增强扫描。结果根据病灶强化形态学特征分为5种强化类型:(1)不均匀强化占28.3%(51个),病灶最大直径4.5cm;(2)环形强化占26.1%(47个);(3)均匀强化占25.0%(45个);(4)无明显强化占14.4%(26个);(5)分隔样强化占6.11%(11个)。病理观察,淋巴结强化类型与病灶实质内含血管的肉芽组织和干酪坏死灶的分布密切相关。39例淋巴结结核病例中28例(71.8%)强化是以2种或2种以上形式联合存在,其余11例(28.2%)强化是以单一形式为表现。结论直径在1.0~<2.0cm大小的淋巴结结核依次以均匀强化、无强化、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为主要表现;直径≥2.0cm的淋巴结结核依次以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均匀强化和无强化为主要表现。当淋巴结环形强化、分隔样强化时应考虑淋巴结结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一步评价结核结节和小肺癌的CT影像特点和鉴别要点,方法 对比分析70例2.0cm以下结核结节(30例)和小肺癌(40例)CT影像。结果 结核结节以边缘光滑或清楚,无分叶,小空洞,钙化,胸膜增厚粘连,卫星病灶或病灶周围炎多见,并短期内动态形态改变,小肺癌以边缘毛糙,浅分叶,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典型胸膜凹陷征多见,并短期动态形态不变,结论 薄层CT扫描可提供有价值的征象,短期内动态观察是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