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DCM患者80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NYHAⅡ级组(28例)、NYHAⅢ级组(26例)和NYHAⅣ级组(26例),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比较各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电图T波振幅的差异。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和心电图T波振幅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评估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效能。结果 各组LVESV、LVESD、LVEDV、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Ⅱ、V4、V5、V6导联T波振幅均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ESV、LVESD、LVEDV、LVEDD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r=0.4...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微小RNA-130a-3p(miR-130a-3p)在H2O2损伤的HL-1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H2O2诱导的HL-1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iR-130a-3p模拟物或TRIM37过表达载体被单独/共转染至H2O2诱导的HL-1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0a-3p水平,Wester...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在高血压心肌肥大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和卡托普利对心肌中GRK2表达水平、活性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探讨卡托普利抑制心肌肥大的机制.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6月龄的WKY(WKY组)、自发性高血压(SHR,SHRA组)大鼠,8月龄SHR(SHRB组)和卡托普利干预SHR(SHRC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中GRK2的表达及其分布.结果: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总蛋白中GRK2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质中GRK2表达SHRA组比WKY组表达减少(P<0.01);SHRB组比SHRC组GRK2表达进一步减少(P<0.01);而SHRC组比SHRB组GRK2表达增加( P<0.05).细胞膜蛋白中GRK2在SHRA组比WKY组表达增加(P<0.01);SHRB组比SHRA组GRK2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而SHRC组比SHRB组GRK2表达减少(P<0.01).细胞核蛋白中无GRK2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GRK2在SHR大鼠细胞膜特别是心肌细胞两端的闰盘聚集明显,卡托普利能减少GRK2在细胞膜分布.结论:GRK2与心肌细胞肥大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参与心肌肥大细胞信号转导的调控,卡托普利能通过调节GRK2亚细胞分布而发挥抑制心肌肥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血管紧张素受体基因等多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及血脂水平相关.目的:实验拟观察中国部分汉族人群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以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观察,于2006-06/2007-08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完成.参试者:选择珠海市内几家大型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20例,男136例,女84例,平均年龄(65±11)岁,其中心肌梗死患者48例,心绞痛患者172例,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肝、肾、甲状腺疾病等.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90名作为对照组,男118例,女72例,平均年龄(63±13)岁,无心血管疾病病史,体检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试验对象均为本地区汉族成人,无血缘关系,所有受试者均对试验知情同意.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20例冠心病患者和190例健康对照者的E-选择素 G98T和 A561C基因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主要观察指标:E-选择素 G98T位点及 A561C位点各基因型GG、GT、TT和AA、AC、CC的分布.结果:E-选择素 G98T、 A561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G98T基因GT型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是GG型者的1.919倍, A561C基因AC/CC型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是AA型者的2.786倍.AC/CC基因、GT基因型较AA基因、GG基因型者血脂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选择素 G98T、 A561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部分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相关,T等位基因及C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P波时限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首次使用射频消频术进行治疗的8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并依照术后随访判断是否出现阵发性房颤复发症状将患者归入复发组(n=16)及未复发组(n=68),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Ⅱ及V1导联的P波时限记录数据后通过SPSS25.0软件分析。结果 单因素显示复发组合并高血压的概率明显大于未复发组,有无高血压、心率、Ⅱ及V1导联Pmax、Pd值显著大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显示Ⅱ导联和V1导联Pd值≥46ms,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术后复发的危险因子(P<0.05)。ROC曲线显示Ⅱ导联Pd值≥46ms的灵敏度为64.26%,V1导联Pd≥46ms的灵敏度为65.35%,Ⅱ导联Pd值预测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V1导联Pd值预测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T波振幅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DCM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 NYHA Ⅱ级组(n=28)、NYHA Ⅲ级组(n=26)和NYHA Ⅳ级组(n=26)。所有患者均完善超声心动图和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T波振幅与DCM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评估DCM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效能。 结果 NYHA Ⅲ级组和NYHA Ⅳ级组左室收缩期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NYHA 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Ⅳ级组LVESV、LVESD、LVEDV、LVEDD均高于NYHA Ⅱ级组和NYHA 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Ⅲ级组和NYHA Ⅳ级组LVEF低于NYHA 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Ⅳ级组LVEF低于NYHA Ⅱ级组和NYHA 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NYHA Ⅳ级组心电图T波振幅在II、V4、V5、V6导联均逐渐降低,以NYHA Ⅳ级组降低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参数LVESV、LVESD、LVEDV、LVEDD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486、0.514、0.473、0.522,均P<0.001);LVEF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504,P<0.001)。心电图T波振幅在II、V4、V5、V6导联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438、0.465、0.530、0.512,均P<0.001)。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对DCM左室收缩功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22,95% CI:0.845-0.998,P<0.001),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超声心动图对DCM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AUC=0.863,95% CI:0.757-0.970,P<0.001)和单独应用心电图T波振幅对DCM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AUC=0.706,95% CI:0.560-0.853,P=0.024)。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可作为评估DCM左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