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疫青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众所周知,经历了SARS暴发后,我国在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于2004-01-01全面启动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标志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四川省卫生厅及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区)相关部门许多同志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国家要求完成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的建设.目前,正积极稳妥地推进四川省网络直报工作的深入和不断完善.现将该项工作现况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川省地震灾害后,手机应急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用于报告网络恢复的方法及工作经验。方法分析传染病报告网络损失情况,了解当地通讯并选择恰当链路,组织及时下发并培训设备使用,及时掌握报告情况并进行督促。结果基本恢复报告体系,报告水平。结论方法可行,但实施须注意培训、督导、运行保障。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地震重灾区传染病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四川省18个地震重灾区各种法定传染病发病水平、分布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灾区传染病防制策略、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数据库报表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05—13/09—30,18个极重灾县(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8056例,死亡17人,与前3年同期比较,报告病例数下降43.32%,死亡数下降50%;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其他为感染性腹泻病、乙肝、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18个地震重灾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水平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疾控系统传染病监测数据报告工作量大、重复、容易出现错误的特点,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使用VBA语言研制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具有安装、使用方便,高效快捷,精确自动,且可定制与扩展等特点,有助于提高疾控中心工作效率和推动办公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1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方法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1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四川省21个市(州)、181个县(区、市)、2个高新区、1个科学城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国家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34种,报告发病总数288412例(居全国第7位),报告死亡总数1427人;年报告发病率358.64/10万(居全国第26位),死亡率1.77/10万,病死率0.49%。结论丙类传染病对2011年传染病总体疫情的影响较大;对重点疾病、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干预,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前期已经构建的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某市2007年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进行评价,探索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以提高报告质量.方法 采用特尔菲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对一定时期内不同阶段(包括初始阶段、进程阶段、结案阶段)的报告质量各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计算出一级指标的权重及二级指标组合权重,其中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535 9、0,101 9、0.122 1和0.240 1;被评价的市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数为0.729 3.结论 利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的方法可以消除不同阶段、不同指标的影响,并对不同地区、不同事件进行比较,以达到分析原因、改善绩效目的 .  相似文献   
7.
1997-2002年四川省传染病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分析四川省1997—2002年传染病发病、死亡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四川省1997—200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发病、死亡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2年四川省传染病总发病率波动在216.08/10万~227.17/10万,总死亡率波动在0.24/10万~0.42/10万,发病、死亡均呈相对平稳的状态,仅由于遭遇霍乱流行高峰年使1998、1999年传染病发病和死亡出现小的上升波。年龄别发病率呈现5岁前和15~29岁2个高峰期。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及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构成比连续3年居首位。结论 四川省近年传染病发病呈平稳状态。传染病构成模式由肠道传染病为主过渡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提示今后一段时间内四川省传染病防治要加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时巩固围产期保健、计划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8.
1997-2002年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了解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 1997- 2 0 0 2年四川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7- 2 0 0 2年间发生流行性腮腺炎 78934例 ,年平均发病率 16 31/ 10万 ,其中 1997- 2 0 0 0年发病明显上升 ;其发病特点是 :全年均有发病 ,以春末夏初为多 ,人群主要分布在学生、托幼儿童 ,以 5~ 8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结论 应用腮腺炎减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腮腺炎流行的有效方法 ,所以将腮腺炎纳入常规免疫程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1999-2001年四川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四川省疾病监测系统近年意外死亡的分布特点 ,为我省制订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降低意外死亡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9- 2 0 0 1年意外死亡 4 0 84人 ,年均死亡率 5 5 6 3/ 10万 ,1999- 2 0 0 1年意外死亡率上升了 2 1 6 3%居前 5位死因依次是 :交通事故、自杀、溺水、跌落、中毒 ,共占全部意外死亡的 75 4 5 %。年龄分布为 :低年龄主要死因是窒息、溺水、交通事故 ,青壮年主要死因是交通事故、自杀 ,而中老年主要死因是自杀、交通事故。在意外死亡中 ,男性意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是 :71 6 1/ 10万、 38 90 / 10万 ,男性的前 3位死因是 :交通事故、自杀、溺水 ,而女性的前 3位死因是 :交通事故 ,溺水 ,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意外死亡。农村的意外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分别是 :70 0 7/ 10万 ,2 3 80 / 10万。结论 1999- 2 0 0 1年我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死亡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并有上升趋势 ,构成了对我省人群生命的严重威胁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后果 ,所以减少意外死亡的危险因素 ,控制意外死亡的发生是势在必行的。意外死亡对男性的威胁远远大于女性 ,农村大于城市 ,所以 ,男性及农村人群将是今后干预措施实施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从2003年2月12日发现首例非典病例以来,截至6月30日,四川省共发现临床诊断病例20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无原发病例和二代病例发生。以下对全省的疫情作出流行病学分析,以期掌握我省疫情情况,总结经验,为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的控制和消灭SARS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