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F—HFLC法测定人血浆中苯巴比妥、苯妥英和卡马西平浓度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建立血浆中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PB)、苯妥英 (phenytion ,PT)和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 ,CBZ)三种抗癫痫药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日本分光JASCO 15 0 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 ,ODSHypersil柱 (15 0mm× 4 6mm ,5 μm) ,以艾司唑仑(estazolam ,EZ)为内标 ,流动相组成为甲醇 -乙腈 -水 -四甲基乙二胺 -冰醋酸 (5 0∶5 0∶10 0∶2∶1 5 ) ,流速为 0 8ml·min-1,紫外检测波长 2 5 4nm ,灵敏度AuFs=0 0 2。结果 血浆中 3种组分和内标均能很好地分离 ,无明显的干扰峰。PB线性范围为 2~ 5 0mg·L-1,r=0 9997;PT线性范围为 2~ 5 0mg·L-1,r=0 9998;CBZ线性范围为 0 5~ 2 0mg·L-1,r=0 9998,日内、日间RSD <5 %。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适用于药物监测和中毒分析  相似文献   
2.
社区获得性肺炎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氨苄西林-舒巴坦组(A组)、头孢哌酮组(B组)、左氧氟沙星组(C组)三种方案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经济学成本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三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与效果分析。结果三种治疗方案中,A组、B组、C组总成本分别为1770.96元、1896.00元、1153.86元,治愈率分别为46.2%,61.5%,69.2%,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A组与B组比C组需多花成本分别为28.49元和52.45元。结论C组为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较佳治疗方案,通过成本-效果分析能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测定法。方法以替硝唑或甲硝唑为内标,血液样品处理采用15% HClO4沉淀、高速离心,NH4 Ac 溶液稀释后进样。色谱分析使用 Kromasil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组成为甲醇—乙腈—40 mmol·L -1 KH2 PO4缓冲液(含0.1%磷酸)=15∶5∶80(v/v),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1.0 mL· min -1,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236 nm。灵敏度 AUFs =0.02,以峰面积、内标法定量。结果该法在去甲万古霉素浓度(X)为5.0~160 mg·L -1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0.9985(n =6),血清最低检测浓度为2.5 mg·L -1(S /N≥3),日内、日间 RSD <10%,一个月内、反复冻融后的稳定性考察 RSD <10%。结论此法快速、简便、灵敏、可靠,适用于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抽查我院门诊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的门诊处方共10 09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WHO制定的限定日剂量(DDD)值、药物利用指数(DUI)等判断用药合理性。结果抽查的10 09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有209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7%。每张抗菌药物处方平均金额为94.28元;单一用药占89.1%,二联用药占10.9%,无三联用药现象。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个别不合理现象,有待医疗机构继续对处方用药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患者影像学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8例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MRI)和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影像学显示病灶部位将研究对象分为侧脑室旁组和皮质下白质病灶组,同时进行病变损害程度分级,测定各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值)和血管狭窄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脑室旁病灶组较皮质下白质病灶组颈动脉IMT值高(F=6.32, 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χ2=13.41, P<0.05).结论:SCI患者侧脑室旁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本地区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03年1月-2005年12月铜陵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本院同一时期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与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率的变化密切相关。结论: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有计划地控制药物品种结构,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有利于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22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以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以药师查房和临床报告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122例不良反应中,有11例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余为一般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50.82%,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20.49%,神经系统反应18.03%。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61.48%。低龄儿童及年龄5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ADR比例分别为21.32%、34.42%。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1.96%。结论:对低龄儿童及老年人群用药要慎重,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静脉给药要注意药物剂量和临床观察,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同时加强ADR监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是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正式床位710张,1996年药品出库2386万元.其中西药1948万元,占81.64%;1997年药品出库2487万元,西药2006万元,占80.66%。常用西药800余种。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院住院药房计算机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三华  李应兰 《药学进展》1999,23(5):290-2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