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诱导人胃癌原代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机制。 方法: 建立人胃癌原代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瘤旁注射的方法,用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进行治疗,并设对照,用透射电镜和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 结果: 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透射电镜和TUNEL法发现白藜芦醇导致移植瘤内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白藜芦醇注射组的Bcl-2蛋白阳性细胞率(3.92%±0.85%、5.70%±0.84%和11.86%±0.97%)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27.56%±1.40%和29.48%±0.51%)之间无显著差异;Bax蛋白阳性细胞率(52.30%±1.54%、45.72%±0.88%和40.02%±1.20%)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20.88%±0.91%和19.34%±0.35%)之间无显著差异; RT-PCR法发现白藜芦醇注射组的bcl-2 mRNA条带强度随剂量的增大而递减,并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bax mRNA条带强度递增,并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两个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下调bcl-2 的表达和上调bax 的表达而诱导胃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发生凋亡,是其抗胃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白藜芦醇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凋亡(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的可能性,揭示该凋亡发生与Bcl-2和Bax之间的关系。 方法: 在体外实验中,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透射电镜和TUNEL 染色法,定性、定量地研究白藜芦醇与胃癌原代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 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白藜芦醇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白藜芦醇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TUNEL 染色法可见,经白藜芦醇处理24 h、48 h、72 h、96 h后,胃癌原代细胞凋亡数明显随时间增加。免疫组化发现经白藜芦醇处理24 h、48 h、72 h、96 h后,胃癌原代细胞的Bcl-2蛋白阳性率减少,Bax蛋白阳性率增加。经白藜芦醇处理24、48、72、96 h后,RT-PCR检测发现胃癌原代细胞bcl-2和bax的mRNA表达阳性,并显示bcl-2 mRNA条带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bax mRNA条带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
谢传高  徐选福  杜勤  蔡建庭  钱可大 《肿瘤》2004,24(4):333-335
目的观察二氯化钴(CoCl2)诱发缺氧对胰腺癌PC-3细胞系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在PC-3细胞系中的表达,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测CoCl2与NF-κB表达间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胰腺癌PC-3细胞系中存在NF-κB的表达,CoCl2可上调细胞中NF-κB的表达,并且其和NF-κB表达间体现出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的依赖性关系.结论胰腺癌PC-3细胞系中存在着NF-κB的表达,通过CoCl2诱导缺氧可以上调NF-κB在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替普瑞酮对门脉高压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替普瑞酮对实验性门脉高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128只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干预组、单纯造模组和造模干预组,后2组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制作门脉高压大鼠模型。正常干预组和造模干预组同步给予口服替普瑞酮治疗。观察各组在8、12、16、20周末胃凝胶黏液层厚度和胃黏膜损伤指数。结果门脉高压大鼠胃凝胶层厚度明显下降,胃黏膜损伤指数增高。造模干预组治疗16周和20周后胃凝胶层厚度分别为(34.89±9.84)μm和(32.34±4.24)μm,明显高于单纯造模组[(20.24±8.27)μm和(15.52±5.92)μm,P<0.01];胃黏膜损伤指数分别为13.8±6.5和20.5±4.6,与单纯造模组(30.7±8.6和35.6±9.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替普瑞酮对门脉高压胃黏膜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前后食管测压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贲门失弛缓症病因未明 ,多数人认为是迷走神经及其背核和食管壁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变性乃至消失 ,使得食管体部缺少蠕动和下食管括约肌 (LES)松弛不全。我院自1996年起对 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了气囊扩张 ,术前常规进行食管测压 ,其中 17例进行Rigiflex气囊扩张后测压复查及随访。现将其食管动力改变情况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 分组 :(1)病例组 :共 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 ,男 2 0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38± 2 7)岁 ,所有患者经内镜和食管钡餐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 (2 )对照组 :共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39± 14 …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8岁,2 0 0 3年6月6日因“发热、下颌部肿块5d ,腹痛2d”入院。该患者于5月30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颌部2cm×2cm肿块,伴疼痛,皮温升高。发热,体温39 .3℃,伴畏寒寒战,全身乏力,纳差。至当地医院予青霉素等治疗后肿块有所缩小,体温仍持续在38.7℃以上。6月5日,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双侧球结膜充血。遂来我院急诊,查尿淀粉酶932U/L ,血淀粉酶正常。尿常规:蛋白( ) ,红细胞( ) ,胆红素( )。予复方氨基比林、泮立苏及间苯三酚等治疗并请眼科会诊以氯霉素眼液对症处理,症状无明显好转。6月6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 5 .4×1 0 9/…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杭州,310009)钱可大蔡建庭阻塞性黄疸,又称胆汁淤积。系指胆道系统中胆汁排泄受阻,使胆汁不能排入十二指肠内,造成胆汁成分过多进入血中而引起黄疸。根据受阻的部位可分为肝内及肝外两型。引起肝内阻塞的原因主要是肝细胞...  相似文献   
8.
大黄素干预大鼠胰腺纤维化过程中TGF-β1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GF-β1在大黄素抗大鼠胰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50只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成5组,每组10只。胰管内注射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用不同剂量(20、40、80mg/kg)的大黄素鼻饲干预,0.9%NaCl注射液作为对照。Western印迹分析及免疫组化分析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的TGF-β1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处理组TGF-β1蛋白表达量减少,尤其是大剂量大黄素处理组。结论TGF-β1在大黄素抗胰腺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Dieulafoy病诊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楠  蔡建庭 《浙江医学》2007,29(3):296-298
Dieulafoy病又称胃肠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少见而并非罕见的原因。近年来对本病的认识及内镜等诊断技术逐步提高,治疗方法也从原来的手术治疗为主变为内镜治疗为主。据统计,Dieulafoy病发病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0.15%~5.80%[1-2],平均2%。本病无家族性好发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尤以50岁以上男性多见,而婴幼儿病例报道甚少。OrtunocortesA报道,男女比例6∶1,平均年龄67.5岁。现就近年来Dieulafoy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消除常规胃镜诊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感,探讨异丙酚麻醉胃镜诊治的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应用异丙酚麻醉胃镜诊治57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异丙酚麻醉下胃镜诊治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诊治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无痛苦地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部分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喉痉挛、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异丙酚全麻用于无痛胃镜诊治,具有无痛苦、安全有效、苏醒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