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滞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对衣霉素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以及内质网应激标记性分子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样同源蛋白(CHOP)的影响。方法取乳鼠心肌细胞培养后,应用衣霉素构建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衣霉素组、衣霉素+DIDS组、DIDS组。应用100ng/ml衣霉素处理24、48、72、96 h;另用DIDS 25、50、75和100μmol/L处理72 h,噻唑蓝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GRP 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衣霉素组48、72和96 h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与衣霉素组比较,DIDS 50、75和100μmol/L处理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P<0.05)。与对照组比较,衣霉素组GRP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衣霉素组比较,衣霉素+DIDS组GRP78和CHOP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DIDS可以抑制衣霉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拮抗GRP78和CHOP的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慢性病伴发的抑郁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西安地区部分年龄大于60岁的慢性病住院患者和病情稳定的社区老年人群,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已确诊的各种慢性病及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757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为40例,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28%。女性、文盲、重体力劳动者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者、脑力劳动者(P〈0.05),而不同年龄组之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与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慢性胃肠疾病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胃肠疾病者(P〈0.05),其余各类疾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安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主要与慢性胃肠疾病相关,提示应该加强该类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关怀,以预防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研究表明Aβ沉积、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及代谢紊乱等因素是导致AD发病的重要机制。近年研究发现,脑微血管病变在AD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重点阐述微血管病变在AD发生的病理机制,为AD的早期预防及综合性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是指上肢深静脉系统和颈内静脉、无名静脉及上腔静脉的血栓形成,最常见于锁骨下静脉[1].随着中心静脉置管和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UEDVT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病(CKD)与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与老年人死亡危险增加相关〔1〕。如何阻断、逆转CKD进展,避免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延长生存期等问题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目前,我们在中西医结合预防与治疗老年继发性CKD方面获得一些收益,现将有关替米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剧而增加,给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因此,积极探讨其发病机制,对AD的早期筛查、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AD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认为年龄是AD发生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基因突变、炎症、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胆碱能系统损伤等因素是AD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DID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心肌组织中信号分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及活性氧(ROS)的调控。方法: 常规建立SD大鼠I/RI心脏模型,32只,随机分成4组(n=8),分为假手术组、I/R组、过氧化氢酶(CAT)组及DIDS组。伊文思蓝和红四氮唑(TTC)双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心肌组织中ROS的含量、用western blot 蛋白印迹法检测Akt和p-Akt的水平,TUN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以及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①与I/R组对比,DIDS组和CAT两组的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数、血清CK、LDH的活性均明显减少(P<0.05);但DIDS和CAT二组间无差异。②与I/R组对比,DIDS组和CAT组血清中MDA的含量明显减小;而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DIDS组比较,CAT组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③与I/R组对比,CAT组和DIDS组心肌组织中RO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组较DIDS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④各组心肌组织中总Akt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I/R、DIDS 和CAT 3组p-Akt的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DIDS组p-Akt的水平显著高于I/R和CAT组(P<0.05);但I/R和CAT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DIDS同时具有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及降低ROS水平,减轻I/RI,达到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老年人群生活行为方式对抑郁状况发生的影响及相关程度.方法 连续选取758例西安地区60岁及以上躯体相对健康的老年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同时检测其生活行为方式并利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检测老年人抑郁状况.结果 ①西安地区老年人中抑郁状况的发生与老年人的性别、文化程度和工作类型有关(P<0.05).②吸二手烟、做家务、睡眠习惯、饮酒及生活规律与老年人抑郁状况发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吸二手烟和做家务情况与老年人抑郁状况发生呈正相关(OR>1),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类型和睡眠习惯与西安地区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发生呈负相关(OR<1).结论 西安地区老年人生活行为方式对其抑郁发生有一定影响,应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预防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心理干预,卫生常识,军政训练3种教育模式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 300名新兵随机分成3组: 心理干预(A组n=100),卫生常识(B组n=100),军政训练(C组n=100),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3组新兵在接受不同教育模式前后(间隔3 mo)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A组集训前后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除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和B组集训前后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分(除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集训前后各因子分(除敌对)均无显著差异(P>0.05). A组效果与B组比较(除强迫、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有显著关异(P<0.01);B组效果与C组比较(除恐怖、偏执、强迫、精神病性、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差异(P<0.05);A组效果与C组比较(除强迫、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对新兵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是提高士兵心理健康水平和部队战斗力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