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3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患者和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近来,一些学者分析了影响移植物存活与丧失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移植免疫治疗的一些新观念,强调了减低免疫抑制剂毒性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外显子26(exon26)的基因型与术后他克莫司(FK506)用量的关系。方法回顾106例肾移植术后常规使用FK506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移植患者MDR1 exon26基因分型的方法为:提取患者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DR1基因,检测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多态性(RFLP)。根据MDR1 exon26基因分型将患者分为CC、CT和TT 3组。检测各组患者肾移植后第3、6和12个月的FK506血药浓度,比较各组患者FK506血药浓度/FK506用量(μg·L-1/mg·kg-1·d-1)的比值及术后1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受者经MDR1 exon26基因分型示:CC型32例(30.2%),TT型30例(28.3%),CT型44例(41.5%)。CC型患者FK506血药浓度/FK506用量的比值明显低于CT型和TT型(P<0.01),而CT型患者又低于TT型(P<0.05)。CC型患者的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CT和TT型(P<0.05),CT与TT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1 exon26 CC型的患者与CT或TT型比较,需服用更高剂量的FK506才能取得与CT或TT型相似的血药浓度。因此,了解患者的MDR1 exon26基因型有利于指导患者肾移植术后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抗CD3单抗和供鼠骨髓细胞输注对小鼠皮肤移植存活的影响 ,在抗CD3单抗作用下 ,从供鼠C57BL/ 6中分离提取骨髓细胞液 ,移植术后注入受鼠BALB/C中 ,观察对异基因皮肤移植存活的影响。结果 :骨髓组移植皮肤平均存活时间 (MST)为 1 5.6d ,抗CD3单抗组为 1 0 .1d ,正常对照组为 7.7d。结果提示 ,在免疫抑制下供鼠骨髓输注可促进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统肿瘤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本院自1991年~ 2 0 0 1年十年间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10 96例术后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复习文献。结果 本组发现泌尿系统肿瘤 6例 ,发生率为 0 .5 5 %。其中肾盂癌 2例 (其中 1例为双侧肾盂癌 ) ,膀胱癌 1例 ,肾盂癌合并膀胱癌 2例 ,输尿管癌 1例。 6例均行手术治疗 ,平均随访11.4个月 ,效果良好。结论 肾移植术后出现血尿 ,除排斥反应外 ,还应注意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血尿是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多为镜下血尿或轻度血尿。严重出血临床少见,但病情发展迅速,处理不当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自1994年9月-2003年10月,我科共处理该类患者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患者,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5岁。前列腺增生病史3~17年。伴发病:2型糖尿病5例,高血压10例,慢支肺气肿4例,脑血管疾患3例,泌尿系感染9例,严重便秘6例。13例患者在用力排便、排尿后出现血尿,随着病情发展,自觉下腹憋胀难忍,排尿困难,膀胱刺激症状明显,每次仅排出数滴鲜血尿,夹杂有小血块,有2例患者在如厕时晕倒在厕所中。5例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出现严重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With the regular mixed lymphocytes culture (MLC) to detect the allograft rejection, the reactivity of the activated lymphocytes (primed lymphocytes) of a recipient shows sometimes increase and sometimes decrease against the antigens from the donor,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linical result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convenient method for testing the specificity of the activated lymphocytes in vitro, so as to know the rejection occurred or not by test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specific activated lymphocytes against donor's HLA antigens in the recipient's peripheral blood. Methods: Anti-IL-2 neutralizing monoclonal antibody (anti-IL-2 N-mAb) and immunosuppressor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test system in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stimulators and activated lymphocytes. Results : When the activated lymphocytes were chosen from the one-way MLC 4 d to undergo re-stimulation by specific stimulators, the activity of activated lymphocyt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pres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 of this test metho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biopsy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rejection. Conclusion:h suggests that the activated lymphocytes can be inactivated by specific antigens in certain conditions. This can be a useful tool to define the specificity of the activated lymphocytes.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因慢性移植肾失功而行移植肾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进一步探讨这类手术的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以慢性移植肾失功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72(36.6±13.5)岁,以上患者发生慢性移植肾失功的时间为术后11~91(35.8±24.6)个月,转入血液透析的时间为3~33(10.4±6.2)个月。76例患者均实施了移植肾切除手术,移植肾切除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35~1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0(200~2 600)ml,平均输血量300(400~2 400)ml,其中67例进行了自体血液回收后输血。术后平均引流量250(20~1 100)ml,平均住院时间11(5~23)d。术后主要并发症:切口血肿8例,切口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7例,心衰7例,肺部感染5例,肾上腺危象2例,下肢跛行2例。死亡4例。多数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慢性移植肾失功后的移植肾切除手术为高风险手术,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积极适时地切除已经完全失功了的移植肾,有助于改善患者身体素质,避免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同时有利于减轻患者本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胰肾联合移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7年2月至2001年12月间15例患者进行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并发症以及1、3年人/胰腺/肾脏存活率进行统计。结果 15例患者中,采用胰肾联合移植(SPK)12例,肾移植后再行胰腺移植(PAK)3例;9例胰腺移植于腹膜外,6例移植于腹腔内;12例移植胰腺的外分泌液经膀胱引流,3例经肠道引流。患者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12例患者(SPK11例,PAK1例)移植后早期的空腹血糖为4.4~7.8mmol/L,无需应用胰岛素;3例应用胰岛素30-40d后,移植胰、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停用胰岛素。12例经膀胱引流的患者其尿淀粉酶为760-117000U/L,血清淀粉酶为91~480U/L。移植胰、肾共发生急性排斥反应5例次,总发生率为33.3%(5/15)。1年人/胰腺/肾脏存活率(%)分别为60.0/53.3/60.0;3年为33.3/20.0/26.7;1例随访满5年,胰腺和肾脏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可以有效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术前应对患者作全面检查,制定最佳手术方案,以提高人/胰腺/肾脏的近、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外显子21(exon21)的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影响. 方法选择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16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DR1基因,限制性内切片段多态性(RFLP)方法对MDR1基因进行分型.根据分型将患者分为GG、GT和TT 3组,对肾移植术后第1、3、6、12个月中每月每2组患者间的CsA浓度与每天每公斤体重的CsA剂量比值进行比较. 结果168例患者中GG型46例(27.4%),GT型76例(45.2%),TT型46例(27.4%).GG型患者CsA浓度剂量比值明显低于GT型和TT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T型患者CsA浓度剂量比值又低于TT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MDR1exon21基因型和CsA血药浓度与每天每公斤体重CsA剂量的比值有明显关系.GG型患者的比值明显低于GT或TT型患者,GG型患者达到相似的血药浓度需服用更高剂量的Cs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交叉反应组配型应用于肾移植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998年5月-1999年5月,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HLA抗原,按照HLA-I类10组的交叉反应组标准,前瞻性地用于首次尸体肾移植260例,观察1a和3a人/肾存活率及肾功能指标,并与传统HLA六抗原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交叉反应组标准I类抗原O错配,联合六抗原标准Ⅱ类O错配组显示较好的人/肾存活率(4/4)和肾功能,应用交叉反应组标准的各组与完全采用HLA六抗原标准对照组相比,人肾存活率与肌酐清除率无显性差异(P>0.05)。以交叉反应组标准确定的供受关系占移植总数的46.2%(111/260)。结论 交叉反应组配型标准应用于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根据该标准进行肾移植,其人肾存活率及远期移植肾功能与HLA六抗原标准结果相似。但其可以明显提高供受相配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