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动态变化,为科学指导克山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4~5月在克山病重病区莒县和邹城市分别选择1个村,对全村常住人群进行克山病病情调查,检测发硒和粮食硒.[结果]管家坡村调查545人,检出克山病人15例,患病率为2.75%,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1.03%;榆官庄村调查523人,检出克山病人22例,患病率为4.20%,异常心电图检出率15.87%.2个村粮食硒含量分别为0.010~0.024 mg/kg和0.013~0.020 mg/kg,发硒含量分别为0.275 mg/kg、0.319 mg/kg.[结论]监测点仍有克山病患者,粮食处于低硒水平.  相似文献   
2.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火焰原子吸收、极谱示波法测定克山病、心肌炎、心肌病人血清、尿、发中8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克山病血清 Cu、Ni 升高,Cr、Se、Ca 降低,Zn/Cu 比增大;尿 Zn、Co、Ca、Mg 升高,Cr、Ni、Se 降低;发 Cu、Zn、Ni、Ca、Mg 升高,Se 降低,Zn/Cu 比增大。心肌炎血清 Zn、Ni 升高,Cr、Se 降低,Zn/Cu 比增大;尿 Cu、Zn、Cr、Ca、Mg 升高,Se 降低;发 Cu、Zn、Co、Ni、Ca、Mg 升高,Cr、Se 降低,Zn/Cu 比增大。心肌病血清 Cu、Ca 升高,Cr、Se 降低;尿 Cu、Zn、Co、Ca、Mg 升高,Se 降低;发 Zn、Co、Ni、Mg 升高,Cr、Se 降低,Zn/Cu 比增大。  相似文献   
3.
铬对低硒状态所致心肌损伤保护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铬对低硒状态所致心肌损伤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理。方法 克山病病区粮喂养Wistar大鼠复制低硒动物模型,加铬加硒作为干预因素,观察其生长发育状况;描记心电图;玻璃微电极法测心肌细胞电生理;荧光偏振法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流动性;低温顺磁共振技术测心、肝自由基含量;生化法测血、心、肝GSH-Px及SOD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心肌环磷酸腺苷和甲状腺激素;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低硒饲料喂养动物生长延迟;心电图及心肌电生理QRS时限、Q-T间期及APD50、APD50延长;心肌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心肝自由基水平升高、抗氧化酶类GSH-Px及SOD活性降低;甲状腺激素T3、T4及心肌cAMP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显示心肌损伤。铬则可改善低硒动物营养状况,恢复心肌组织生理病理学改变。结论 铬对低硒状态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逆转QRS时限、Q-T闻期和APD的改变;提高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自由基水平及调整甲状腺激素和心肌cAMP代谢则是铬抗低硒心肌损伤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5年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观察克山病病情和发病相关因素动态变化,为科学的指导克山病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在山东克山病重病区莒县安庄和邹城市张庄设立2个监测点,自2000年起对3~14岁的1049例多发人群和点区县克山病病情进行连续5年动态监测,观察人群全部进行临床检查、心电图检查,可疑病人行X线胸部摄片,并对监测居民内、外环境(发、小麦、玉米、地瓜干)硒水平、经济情况及人均占有粮食进行了调查。结果 5年间2县无急型、亚急型发病,原有慢型97例,死亡10例,新发病5例。多发人群克山病检出率2000、2002及2004年安庄点依次为3.31%、4.86%、4.45%,张庄点为3.69%、4.86%、4.45%。异常心电图检出率2000、2002及2004年安庄点依次为3.31%,7.16%,5.39%;张庄点为6.38%,4.55%,5.27%。发硒水平逐年升高,粮食硒含量基本恒定。经济收入和人均占有口粮逐年增加,达137.9%。260.0%。结论 5年间克山病多发人群和点区县病情无明显变化,发病相关因素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578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伴发的室性早搏(室早)进行了分析,其总检出率为45.2%,心功能越差发生率越高。室早“良性者”占71.6%,“恶性者”占28.4%,异位起搏点在左室者占65.1%,右室占26.1%,双室为8.8%。对死亡病例,分为室早并发组和未发组对比分析?发现并发室早的病例近期死亡率高、远期存活率低,存活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选择克山病88例,所有患者均来自山东省各克山病病区县,其中男性20例,女性57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53岁,慢型57例,恢复期亚急型31例.受试者均行ECG和DCG检查.慢型克山病94.7%(54/57)有ECG异常,各种异常检出率依次为室性早博53.2%、ST-T改变63.2%、室上性早博15.8%,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9.3%.DCG检查无1例正常,异常改变主要见于室性早搏和室上性早搏,分别为96.5%、84.2%.恢复期亚急型异常ECG检出率9.7%(3/31),室性及室上性早搏分别为6.5%、3.2%.DCG异常检出率83.9%(26/31),常见异常改变为室性早搏77.4%(24/31)和室上性早搏41.9%(13/31).室早发生频率越高,预后越差,尤其是成对室早和短阵室速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山东省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管内皮功能,探讨机体内皮功能失调与克山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57人、病区健康人34人,分别采集清晨空腹血检测ET、NO、NOS、iNOS及cNOS含量及活性。结果(1)克山病患者ET水平明显高于病区健康人(P<0.01);心功能越差,ET升高越明显(P<0.01);(2)NO和NOS含量,潜在型、慢型克山病均明显高于病区健康人(P<0.01);慢型高于潜在型(P<0.01);iN-OS含量克山病患者也高于病区健康人(P<0.05);慢型克山病高于潜在型克山病(P<0.05)。结论ET、NO水平的变化可能作为一种中间环节参与了克山病的发病机制;心功能不同,血浆ET、NO升高的程度也不同;ET、NO可作为克山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山东、四川和内蒙古克山病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血清硒水平及山东克山病区居民发硒和血清硒的变化,为克山病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山东、四川和内蒙古克山病病区,以克山病患者及病区健康人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山东病区患者77例,健康人63例;四川病区患者35例,健康人36例;内蒙古病区患者17例,健康人18例;并以非病区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集受检者血液及发样,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样品含硒量.采用资料回顾性方法,收集1976-2004年山东克山病病区居民发硒、血清硒的测定结果,观察1976-2009年(含本次调查结果)病区居民发硒、血清硒的动态变化,比较二者的变化规律.结果 ①山东和内蒙古病区克山病患者的血清硒[(0.0773±0.0113)、(0.0347±0.0107)mg/L]低于病区健康人[(0.0895±0.0256)、(0.0469±0.0161)mg/L,t值分别为3.52、3.87,P均<0.01],四川病区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792±0.0162)、(0.0774±0.0103)mg/L,t=0.55,P>0.05].②山东、四川和内蒙古病区克山病患者血清硒均低于非病区健康人[(0.0988±0.0231)mg/L,q值分别为6.74、5.83、19.47,P均<0.01];四川、内蒙古病区健康人低于非病区健康人(q值分别为6.68、16.36,P<0.01);内蒙古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血清硒明显低于山东和四川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q值分别为13.63、14.74、13.62、11.46,P<0.01).③从1976-2009年山东病区居民发硒、血清硒均逐渐增高,与1976年比较,2009年发硒增加了1.68倍(0.343/0.128-1),血清硒增加了0.98倍(0.091/0.046-1);但发硒与血清硒平均环比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P>0.05).结论 ①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内环境硒水平仍然低于非病区;②山东、四川和内蒙古病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血清硒水平不同;③30多年来山东病区居民发硒、血清硒呈逐渐上升趋势.建议在克山病病区继续推行以补硒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分析(AD)技术评估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同时观察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10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60只,随机分为SHR对照组(SHRc组)、SHR 苯那普利组(SHRb组)、SHR 缬沙坦组(SHRv组)和SHR 联合用药组(SHRb+v组),每组15只。用药组分别给予苯那普利、缬沙坦或二者半剂量合用灌胃10周,并以Wistar京都(WKY)大鼠15只为正常对照(WKY组)。应用AD技术获取各组大鼠左室相应部位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与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CVIB);测定其收缩压(SBP)、左室重量(LVM)以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心肌羟脯氨酸浓度(HC);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含量变化,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并对所得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WKY组相比,SHRc组大鼠SBP、LVM、LVMI、HC、CVF、PVCA、IBS均明显升高(P<0.01),而CVIB明显降低(P<0.01),三个用药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 P<0.01)。除血压外,其他指标均以联合用药组改善最为显著(P<0.05, P<0.01)。相关分析显示,HC与CVF及PVCA均呈显著正相关(r=0.921、0.885,P<0.01)。室间隔及左室后壁IB%值与CVF(r=0.731、0.756,P<0.01)及PVCA(r=0.776、0.788,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而CVIB值与CVF(r=-0.642、-0.716,P<0.01)及PVCA(r=-0.720、-0.755,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D技术是评估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其严重程度的一项可靠技术。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可显著降低血压、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心肌纤维化,且二者合用可明显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全国克山病情监测汇总会于2005年10月19—21日在湖北宜昌召开。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克山病专家组各委员认真听取了全国12个省区22个克山病监测点病情监测报告后,召开了专家组会议.会议就目前全国克山病现状和克山病控制问题统一了认识,完成了3项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