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2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319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376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1304篇
内科学   686篇
皮肤病学   132篇
神经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84篇
综合类   2690篇
预防医学   1292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1076篇
  13篇
中国医学   1363篇
肿瘤学   18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1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PAD)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具有血管病变发病早、病变易弥散、发展快等特点[1]。 PAD主要累及下肢动脉,通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缩小,甚至闭塞,使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坏死。早期如不及时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2]。通过对50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rs2010963(-634 G/C)、rs3025039(+936 C/T)两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本地区不同民族子痫前期患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157例(其中维吾尔族60例、汉族61例、回族13例、哈族23例),正常妊娠女性174 (维吾尔族67例,汉族65例,回族17例和哈族25例)例的VEGF基因-634 G/C、VEGF+936 C/T单核苷酸位点进行基因分析,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无差异(P 0. 05)。结果 (1)VEGF-634 G/C)、VEGF+936 C/T二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不同民族的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孕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表明,不同民族的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子痫前期患者的平均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周,其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和Aparg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子痫前期患者组孕前体质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从孕前至分娩时体质量增长变化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结论rs2010963(-634 G/C)、rs3025039(+936 C/T)二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本地区不同民族子痫前期的易感性不存在统计学相关;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变化数则为子痫前期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之一,孕前及孕期控制体质量对于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祖卡木颗粒(ZKM)和罂粟壳提取液(YSK)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ZKM2.7、5.4、10.8 g/kg,YSK 0.22、0.44、0.89 g生药/kg,连续给予昆明小鼠14 d,采用转棒试验观察祖卡木颗粒对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采用戊巴比妥钠催眠协同作用和自发活动试验,观察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ZKM三组和YSK 0.22、0.44 g生药/kg组对小鼠睡眠持续时间无明显改变;给药组均对小鼠转棒试验动物潜伏期无明显改变;YSK 0.89 g生药/kg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 0.05),并可延长自主活动反应箱中心区域活动潜伏期(P 0.05);ZKM 10.8g/kg组自主活动反应箱四周活动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 0.05)。结论临床等效剂量的祖卡木颗粒和罂粟壳提取液对小鼠运动、协调能力及中枢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影响;高剂量祖卡木颗粒和罂粟壳提取液对小鼠自主活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肺癌胸膜早期种植转移: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CT诊断肺癌胸膜早期种植转移的价值,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肺癌胸膜种植转移的CT、手术病理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43例中,术前CT仅诊断8例,其中Ⅲ级5例,Ⅱ级3例,诊断符合率19%(8/43),CT实际显示胸膜转移结节28例,其中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5例,未显示Ⅰ级15例,CT检出率为65%(28/43)。28例中,术前CT漏诊Ⅰ级和Ⅱ级各10例,漏诊率71%(20/28)。20例中,CT漏诊叶间胸膜、肺表面脏层胸膜、纵隔胸膜、肋胸膜、膈胸膜转移,漏诊率分别为0%、33%、36%、43%、80%。结论:CT能准确检出、诊断肺癌中晚期胸膜转移,但检出胸膜早期微小病灶有明显局限性,在CT诊断中,忽视对膈胸膜、肋胸膜、肺表面脏胸膜上Ⅰ、Ⅱ级较早转移灶的观察,是导致漏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监测中央型肺癌术后局部复发及胸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对55例110人次中央型肺癌术后胸部增强螺旋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复发9例,12人次。胸内淋巴结26例33人次淋巴结短径≥1 cm,其中14例结合临床及CT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中央型肺癌术后复发的监测,螺旋CT是最好手段之一,但对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构α-防御素-1(HNP-1)使其成为一端带J链的改构体J-HNP-1分子,并探索建立能有效表达和分泌J-HNP-1,其表达产物又易于被检测和分离纯化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方法利用重组PCR技术,使HNP-1一端带上J链;将J-HNP-1 DNA片段插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中,构建出C端带Myc和6×His的rpcDNA3.1(-)/Myc-HisC/J-HNP-1;将此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导入COS-7细胞,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分析J-HNP-1的表达情况,并同步检测细胞可溶性蛋白及培养上清的抗菌活性。结果采用RT-PCR法从被转染的细胞中扩增出1条约786bp的片段,其大小与预测相符;采用Western印迹法,用抗His抗体检测到细胞可溶性蛋白及培养上清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4×103处有强反应条带显示;细胞可溶性蛋白及培养上清的抗菌活性检测显示,经rpcDNA3.1(-)/Myc-HisC/J-HNP-1转染的COS-7细胞的可溶性蛋白和培养上清均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α-防御素-1(HNP-1)被成功改构成杀菌肽J-HNP-1;所建立的J-HNP-1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系统能有效表达和分泌活性J-HNP-1。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华东某省进京人群的流脑带菌情况。方法培养法,挑菌落典型,做革兰染色镜检符合,血清凝集符合,即定为流脑菌。结果咽拭子1010份,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株54株,带菌率为5.3%。其中主要为B群40株,占74.07%,C群5株,占9、27%,A群3株,占5.56%,1892型2株,占3.70%,1811型1486型1916型319型各1株,分别占1.85%;男性606人,阳性42人,带菌率4.13%;女性404人,阳性12人,带菌率1.17%,有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之间的带菌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流脑带菌以B群为主,呈现多型性。外来人口的带菌者增加了流脑在本市的传播机会。所以加强流动人口疫情管坪.控制该人群疫情的发牛、荨延.成为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训练对住院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大部分患者存在社会功能缺陷[1],而功能的改善依赖于各种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2].在众多的预防和干预研究中,尤以技能训练和家庭干预治疗最引入瞩目[3].目前,以认知行为策略为手段的自我效能干预的正性作用已得到多数研究证实[4].为此,我们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设计了自我效能训练(此训练的策略为认知行为干预[2]).2003年10月-2004年10月从我病区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抽取了82例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全面康复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