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60例手术切除的消化道癌组织及其癌周正常组织 SOD 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临床意义做了初步探讨。材科与方法一、标本来源:取材于我院肿瘤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中冠心病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215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结果:①215例患者中发生肾动脉狭窄52例,发生率为24.19%(显著狭窄16.28%;轻度狭窄7.9l%);52例中共有70支肾动脉狭窄,其开口部、主干、分支分别为40(57.1%)、23(32.9%)、7(10%);②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26例冠心病患者中46例发生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6、5%(显著狭窄26.98%,轻度狭窄9.52%);③89例非冠心病患者仅6例发生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74%(显著狭窄1.12%;轻度狭窄5.62%)。结论:①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生率高。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与肾动脉狭窄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者可能具有相似的病因学。②肾动脉狭窄以开口处居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对各种并发症治疗的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包括:①腹腔内出血4例;②急性排斥反应4例;③胆漏2例;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⑤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PNF)1例;⑥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9例,肺不张3例,胸腔积液15例。呼吸衰竭2例;⑦急性肾功能不全10例;⑧心血管并发症:窦性心动过缓3例。顽固性高血压1例。严重低血压1例;⑨神经系统并发症: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3例,肝移植后脑病5例;⑩其他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例,粒细胞减少症3例。腹腔淋巴管漏2例。均给予了相应治疗。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后应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脉诊是有中医四诊之一,传统脉诊教学以师承法临证为主。通过对脉诊模型现状的分析,指出可视化脉诊模型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基于脉诊"位、数、形、势"属性建立数字化、可视化脉诊模型,实现脉诊教学的"眼中可见,心中易了,指下易明",为中医实践教学提供可靠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Thompson手术入路,对15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施行骨水泥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肩关节评估表进行术后功能评估,本组15例患者术后肩关节稳定,无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患者日常生活动作良好,主观满意。X线片提示人工肱骨头位置正确,未出现假体松动、断柄。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右雷佐生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的AC或EC方案化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右雷佐生,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雷佐生及磷酸肌酸钠,3周为1个化疗周期。比较各组化疗后心脏损伤发生率,分析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化疗前及化疗3个周期后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血清B型利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心脏损伤49例(24.5%)。4组之间的心脏损伤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P < 0.05),心脏损伤发生率排序为对照组(50.00%) > B组(24.00%) > A组(16.00%) > C组(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保护方案的使用、化疗周期数 > 3、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 > 400 mg与心脏损伤的发生相关(P < 0.05)。化疗周期数 > 3、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 > 400 mg是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心脏保护剂则是保护因素。对照组化疗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A、B、C组(P < 0.05)。化疗前各组患者心肌酶、BNP、cTnI、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化疗后对照组BNP、cTnI水平高于A、B、C组(P < 0.05)。4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右雷佐生联合磷酸肌酸钠用于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损伤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陈建新  于阳  王轩  周越  包芳  吴学宾 《中国药房》2011,(20):1880-1882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痛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MM患者给予常规诱导和巩固化疗同时,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接受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帕米磷酸二钠。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15~25mL·d-1,每月15d;帕米磷酸二钠90mg·d-1,每月1次;均静脉滴注,qd,至少治疗4个月并维持治疗12个月以上,评价MM患者骨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7.8%和53.5%。治疗组伴骨痛患者在第4、9个疗程后骨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9.7%,对照组分别为62.9%和73.9%;2组化疗有效者和轻度骨痛者第4个疗程后骨痛均可达中度和完全缓解,2组化疗无效者第4、9个疗程骨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8.6%和33.3%、76.9%和70.0%;2组中重度骨痛者第4、9个疗程后骨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3.3%和33.3%、93.3%和83.3%。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早期辅助治疗MM可明显减轻患者骨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沙利度胺(Thal)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维持治疗效果。方法:45例初发MM患者采用VAD,DVD,MP等方案化疗,缓解者采用Thal维持治疗,评估疗效、生存期和不良反应。结果:45例MM患者经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19例,有效率66.6%,30例有效者Thal治疗平均生存期(OS)和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8.7和15.6月;CR维持者OS和PFS分别为52.5和22.1月,均比PR维持者明显延长。Thal维持&lt;65岁,前6月累积剂量≥30 g患者的OS、PFS和累积剂量显著增加,但平均最小维持剂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出现末梢神经炎28例(93.3%),便秘11例(36.7%),心动过缓8例(26.7%),疲乏6例(20%),双下肢水肿5例(16.7%),皮疹2例(6.7%)。结论:Thal单药维持可延长缓解后MM者的OS和PFS,对CR者效果较好,Thal不良反应较重。  相似文献   
10.
尿多酸肽治疗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多酸肽(CDA-2)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13例MDS患者给予CDA-2治疗,200mL·d-1,连续治疗2~3疗程,回顾分析有效率、稳定和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根据血红蛋白变化,显效6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53.8%,平均起效时间16.9天,血红蛋白(HGB)达最高值平均时间41.1天,平均最高HGB95.1g·L-1,平均稳定时间10.7月,平均生存期36.4月,有效者均脱离输血。不良反应包括轻度水肿6例(46.2%),恶心1例(7.7%)。结论:CDA-2治疗可以改善MDS患者贫血,对具有单一红系病态造血者效果好、起效快、有效率高、稳定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