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陈述国内外有关钩端螺旋体L型研究进展。L型是细菌的通性,钩端螺旋体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也可变异,变异后的L型与原菌的形态、染色、生化反应、抗药性、致病性等方面不同,且与钩端螺旋体后发症有密切关系,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快速免疫酶斑点试验法鉴测布氏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种布氏菌与 O:9型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简称O:9型耶氏菌)的交叉反应非常显著,用一般血清学方法难以鉴别。本文报告利用快速酶免疫斑点试验法检测布病患者特异性 IgG 抗体。试验证明此方法比试管凝集法更特异,敏感,特别能鉴别布氏菌感染或O:9型耶氏菌感梁,解决了以试管凝集为判定标准的误差。其方法简便可靠,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柯氏培养基和EMJH培养基在培养钩端螺旋体菌的差异及在钩体病防治上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2种培养基在15群15型钩体培养菌培养过程形态、数量、自凝现象等差异,并对健康人临床疑似钩体病人和暴发流行钩体病人血清进行 MAT试验抗体检测。结果 EMJH培养基接种钩体后第2 d就大量生长繁殖,而柯氏培养基1周后才达繁殖高峰,钩体MAT试验也显示EMJH培养基培养的钩体菌敏感性较柯氏培养基培养菌高。结论 EMJH培养基可用于快速分离钩体,有利于早期确定钩体病的流行和实验室研究。  相似文献   
4.
福建是我国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病重点流行地区 ,病例分布广 ,疫源地类型和传染源构成复杂。 5 0年代中期至 70年代曾发生多起流行 ,80年代疫情有所下降 ,80年代后期至 90年代初期呈逐年回升趋势 ,1992年至今疫情较为平稳 ,但个别县仍有局部流行。据调查发现近年来钩体病流行形式发生地区性迁移 ,某些疫区主要流行菌群发生更迭。为更有效地防治钩体病 ,控制其流行 ,我们对近十年来钩体病流行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并提出防治意见。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疫情资料 :采用 1989~ 1998年福建省钩体病疫报数据和本站收集历年来钩体病流调资…  相似文献   
5.
玻片凝集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间接血凝试验(血凝)和TR/Patocl抗原玻片法凝集试验(玻凝)在钩体病血清学诊断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血凝法、玻凝法检测不同人群血清并与显凝法作比较。结果:对30例钩体病患者早期血清检测结果显示:3种试验方法阳性率分别为:玻凝法86.7%,血凝法73.3%,而显凝法仅30.0%,显凝与玻凝、显凝与血凝间有显著性差异,而玻凝与血凝间无显著性差异。对90例非钩体病人3种方法检测结果:玻凝法检出3份阳性,血凝法检出4份阳性,其特异性分别达96.67%和95.56%。对131例钩体病疑似患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3种方法阳性率分别为显凝40.5%,玻凝35.9%,血凝25.2%。显凝与玻凝总符合率达84.0%,与血凝总符合率达69.2%,3法无显著性差异。对钩体流行地区95份人群血清及60份鼠、57份猪血清检测结果显示:玻凝与血凝试验阳检率低,而显凝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玻凝和血凝两者。结论:玻凝试验和血凝试验早期诊断钩体病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显凝试验,但在应用方面,玻凝试验方法更简便快速,数分钟即出结果,值得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以纯化重组外膜脂蛋白LipL32为基础的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抗体的检测方法 .方法 以摹因重组技术获取重组钩体外膜脂蛋白LipL32,以该蛋白为抗原,分别使用间接法和夹心法ELISA应用于不同人和鼠血清的检测,检测结果 与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进行比较,同时人血清的检测结果 还与进口试剂盒比较.结果 纯化的重组蛋白检测9例钩体确诊病例双份血清标本,三种ELISA法的检出率与MAT无明显差别.检测45份MAT阳性标本,间接法ELISA敏感性为71.11%(32/45),夹心法ELISA为80.00%(36/45),而进口 ELISA阳性13份,占28.89%(13/45),25份可疑占55.56%(25/45).特异性检测,MAT阴性血清69份,间接和夹心法ELISA特异度均为97.10%(67/69),其中检测门诊体检血清43份,间接和夹心法ELISA均为阴性,进口ELISA检测14份,也为阴性.检测非钩体发热病例血清标本16份,间接和夹心法ELISA共检出2份阳性,进口ELISA则是1份阳性,12份可疑.检测梅毒螺旋体质控阳性血清10份,四种方法 均为阴性.重组蛋白检测鼠血清标本274份,夹心法ELISA的敏感性为86.75%(131/151),特异性为99.19%(122/123),符合率为92.34%(253/274),与MAT检测结果 相符.结论 重组LipL32蛋白具有结合活性,可应用于钩体血清抗体的检测,其中夹心法ELISA对鼠血清钩体抗体的检测显示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钩体病现场血清流行病学大样本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TR/Patoc 1玻片凝集试验(SAT)评价钩端螺旋体疫苗免疫效果及应有价值。方法采用TR/Patoc 1玻片凝集试验检测100名健康人钩端螺旋体疫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变化,并与显微镜凝集试验比较。结果无论是基础免疫还是加强免疫20 d后,玻凝试验抗体阳性率高达90%以上,与标准的显微镜凝集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玻片凝集试验检测的抗体持续时间较短,90 d后阳性率已大幅度降低,表明SAT检测的抗体是早期抗体。结论TR/Patoc 1玻片凝集试验操作简易,可以作为基层卫生机构监测钩端螺旋体疫苗近期免疫效果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9.
4头猪耶氏菌感染误诊为布氏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病与0∶9型耶氏菌的血清学交叉反应,国外早有报告,国内亦有数篇报告。最近我们发现4份猪血清,按布病常规检测方法判定为布病阳性,经过鉴别试验,确认为耶氏菌感染,类似例子不少,特此介绍,以引起重视。 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 在莆田调查布病时,使用布病试管凝集试验法检查猪血清,有4份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100~1∶400,按规定应判为布病阳性。 二、检测方法 1.试管凝集抗原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2.快速酶斑点试验:在前文的基础上,改用0∶3型耶氏菌外膜蛋白为抗原,布氏菌抗原为全菌可溶性抗原。将这两种抗原滴于同一条膜上,自然凉干后封闭。详细方法和判定见之文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特点,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0-2009年福建省两次钩体病暴发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闽南某地钩体病暴发疫情是由外来人群因漂流接触疫水发病引起的,发病率44.11%。病人血清阳性率为100%,且早晚期抗体均4倍以上增长。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6.63%。鼠类是主要传染源。霞浦某地钩体病暴发疫情是由易感人群清理荒芜稻田引发的,发病率61.70%,黄毛鼠是传染源,携带秋季群。病人血清阳性率为89.66%,抗体滴度高达1:25 600,26例患者早晚期抗体滴度显4倍以上增长,血清群均为秋季群与黄毛鼠携带菌型一致。结论漂流和旅游等非耕作性钩体病感染和废弃田再用时引起的钩体感染是福建省21世纪初钩体病局部暴发流行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