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庭彪  谢业东 《微创医学》2001,20(3):342-343
急性化脓性髂关节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可因诊断的延误,得不到早期治疗,而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笔者11年来曾诊治此病人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3岁;右髋6例,左髋1例;最早明确诊断时间10天,最迟18天;全部病例曾在当地医院儿科、普外科门诊或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RDP)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髌股韧带(MPFL)与髌外侧支持带分层松解术治疗RDP 37例。结果 37例均获5~38个月随访,无复发患者,倾斜试验及恐惧试验阴性,膝部疼痛消失或缓解,活动功能改善;术后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腱重建MPFL与髌外侧支持带分层松解术治疗RDP简便有效,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中和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近期疗效,比较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3月分别采用Dynesys(14例)和PLIF(18例)治疗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类型、病变节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学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钉、断棒、断索等并发症发生。PLIF组椎间均骨性融合或接近融合,融合时间13~19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评估:末次随访时PLIF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of motion,ROM)为(0.1±0.4)°,与术前(7.0±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00,P=0.004);Dynesys组手术节段ROM(5.0±1.5)°较术前(7.5±0.8)°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0,P=0.113);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0,P=0.008)。末次随访时Dynesys组邻近节段ROM(7.2±0.7)°较术前(7.3±1.8)°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P=0.108);PLIF组邻近节段ROM(8.7±0.4)°较术前(7.0±1.6)°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0,P=0.042);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P=0.047)。结论 Dynesys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近期疗效相当,但Dynesys具有保留手术节段ROM、不增加邻近节段ROM的优势,同时具有促进手术节段椎间盘恢复、预防相邻节段退变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业东  江庭彪  梁科友 《广西医学》2001,23(6):1485-1486
我院 1992~ 1999年治疗 7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2 0 3例 ,15 5例得到回访 ,其中 38例发生髋内翻畸形。为总结经验和教训 ,加深对髋内翻原因的认识 ,提出预防和避免其发生的措施 ,以便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2 3例。年龄 70~ 90岁 ,平均 78 1岁。伤因 :平地跌伤 19例 ,车祸伤 10例 ,骑自行车跌伤 7例 ,其它伤 2例。 38例术前X线片显示存在程度不同的骨质疏松 ,严重者 33例 ,占86 8%。 35例并存有心肺脑等内科疾病 ,占92 1%。骨折按Evans分型 ,15 5例转子间骨折分型与发生髋内翻畸型…  相似文献   
5.
梁勇  江庭彪  杨兵 《右江医学》2014,42(4):467-470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50例,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受伤椎体前缘高度及中柱高度,并统计活动能力评分及腰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患者受伤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中柱高度高于治疗前(P<0.01),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腰背疼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较好地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其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陈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距下关节融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将42例陈旧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各21例,复位内固定组行单纯切开复位,植骨及跟骨钢板内固定术,关节融合组行距下关节融合,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ohler’s角与Gissane’s角进行测量以评价跟骨解剖形态,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对术后半年、1 a、2 a、4 a的功能情况进行随诊和比较。结果2组手术方式术后跟骨解剖形态均较术前恢复(P均<0.01),2种手术方式对术后Bohler’s角与Gissane’s角的恢复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半年、1 a、2 a、4 a 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2组同一随访时间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复位内固定组比关节融合组少(P均<0.01)。结论对陈旧跟骨骨折做距下关节融合并未能提高远期疗效,其手术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尽可能骨折复位内固定,恢复跟骨解剖形态以抢救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种粉碎性锁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101例,其中49例采用克氏针逆行固定,36例采用钢板螺钉固定,16例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固定。结果克氏针逆行固定组:优36例,良7例,中4例,差2例;钢板螺钉固定组:优29例,良5例,中1例,差1例;镍钛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固定组:优13例,良3例。结论粉碎性锁骨骨折内固定应根椐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方法。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比较结果表明镍钛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固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198 9- 0 1~ 1 998- 0 2笔者先后诊治新生儿股骨干骨折 1 8例 ,经保守治疗 ,获得良好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2例 ,女 6例 ;骨折原因 :产伤 1 3例 ,压伤 3例 ,跌伤 2例 ;骨折部位 :股骨上段 9例 ,中段 7例 ,下段2例 ;骨折类型 :横形 1 1例 ,斜形 7例 ,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叠和成角畸形。 1 3例产伤骨折 ,第 1胎 1 2例 ,第 2胎 1例 ,剖宫产 2例 ,产道分娩 1 1例。1 .2 治疗方法 有 3例股骨干骨折移位少成角小 ,用硬质纸板代替小夹板固定 2周。 9例采用双下肢悬吊牵引 2周 ,其中 2例有牵引胶布过敏而…  相似文献   
9.
有限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 (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GSH钉治疗 18例股骨远端骨折。结果 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断裂现象 ;骨折均复位满意 ,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平均随访 17个月 ,伤肢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 90°~ 12 5°,平均 10 5°。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操作简便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990~1999年我院收治髓内针加钢丝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失效32例.本文对其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避免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