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科玛嘉显色培养基(CHROMagar)在快速检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价值.方法将临床呼吸道标本接种于CHR0Magar显色培养基及沙氏培养基上.沙保罗培养基上生长的念珠菌经MICR0SCAN AS-4微生物及药敏分析仪鉴定,CHROMaga r显色培养基上生长的直接根据菌落的颜色及形态进行判读.结果306份标本经沙保罗培养基分离出并经仪器鉴定的白色念珠菌为62株、热带念珠菌为28株、克柔氏念珠菌16株、光滑珠拟酵母菌25株、季也蒙念珠菌2株.CHROMagar显色培养基上分离及鉴定与前者的符合率为96.5%.结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能替代传统的沙保罗培养基且具有快速鉴定、简便、价廉的优点,但只能鉴定出白色、热带、克柔氏、近平滑四种念珠菌.  相似文献   
2.
COX-2与BCL-2的表达与皮肤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常见的皮肤肿瘤组织环氧合酶-2(COX-2)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COX-2与BCL-2在皮肤肿瘤中过表达对肿瘤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脂溢性角化病(SK)15例,Bowen’s病(BD)15例,基底细胞上皮瘤(BCE)20例,鳞癌(SCC)20例及正常组织5例COX-2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各标本的肿瘤组织均有COX-2的表达,总体上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148,P〉0.05),染色强度有显著性差异(Hc=90.70,P〈0.05),周围正常组织未见COX-2的表达。SCC、BD表达范围弥漫,以SCC表达强度最为显著;细胞分化高的SCC标本其COX-2的表达较细胞分化低者明显。BCE、SK呈灶性表达,强度不一;正常组织仅于表皮基底层有强度很弱的阳性表达。在SCC、BCE、BD。COX-2表达阳性者BCL-2表达的阳性率较COX-2表达阴性者高(P〈0.05)。【结论】皮肤肿瘤存在COX-2的过表达;检测SCC组织COX-2的表达可预测其病变的恶性程度;COX-2表达的模式较阳性与否、表达的强度对病变的提示更有意义。BCL-2的表达与COX-2的过表达有关,COX-2可能是通过激活BCL-2发挥抗凋亡作用而促进皮肤肿瘤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越苹  段朝晖  曾凡钦  林宝珠 《医学争鸣》2006,27(18):1720-1722
目的:了解表皮肿瘤组织环氧合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脂溢性角化病(SK)15例,皮肤原位癌(BD)15例,基底细胞上皮瘤(BCE)20例,鳞癌(SCC)20例及正常组织5例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所检测的各种组织标本均有COX-2的表达,分别为SCC 95.0%,BD 73.3%,SK 46.6%,BCE 68.0%,表达强度以SCC最为显著.VEGF在SCC(85.0%),BD(60.0%),SK(53.3%)的表达阳性率较高,而在正常组织和BCE(13.3%)中基本不表达.SCC COX-2表达阳性者其VEGF表达的阳性率较COX-2表达阴性者高(P<0.05).结论:表皮肿瘤存在COX-2的过表达;VEGF表达与否与组织细胞的性质无关;VEGF的表达与COX-2的过表达有关,COX-2可能与VEGF发挥协同作用,促进SCC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法和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在HPV感染女性患者标本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13种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对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653例疑似HPV感染女患者的宫颈细胞样本进行检测,并与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2种方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不一致的样本经序列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结果13种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检测HPV阳性样本,阳性检出率为21.5%(140/653);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验证,与13种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一致的阳性样本占20.4%(133/653),总一致率为98.2%。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一o.945);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检出:HPV单一型别感染占59.4%(79/133),主要的高危HPV型别为HPV16、52、39、68、33和59型,6种高危型占总数的87.3%(69/79),其中HPV16和HPV52为主要感染,占44.9%。结论高危型HPV多重PCR荧光检测法和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在13种高危型HPV的检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多重PCR荧光检测法覆盖主要的13种高危型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法可进行具体的单一型别分型。2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可为HPV分子流行病学和HPV疫苗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清CEA、CA125、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71例肺癌患者和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者的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的含量。结果:肺癌组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P<0.01);联合检测一项以上阳性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最高,分别为84.5%和82.0%,优于三项全阳性和单项检测。结论:血清CEA、CA125、CYFRA21-1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能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6.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71例不同程度的2型糖尿病(他DM)患者和39名健康对照者的尿液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C)、α1-微球蛋白(α1-M)],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没有同步尿肌酐校正的1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存在高度的相关性(r=0.783,r2=0.613,P〈0.01)。结论UAER〈20μg/min不能排除2型糖尿病肾损伤,检测尿微量蛋白可提示T2DM患者是否存在肾损伤,对于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2003年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流行期间,曾经参加救治SARS病例的医护人员(高暴露人群)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产生情况,为防范SARS提供指导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同时检测95例SARS患者、313例高暴露人群和9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ARS病毒抗体,包括IgM和IgG。结果95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IgM抗体总阳性率为91.6%,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7.9%,所有高暴露人群和正常对照组抗SARS-CoVIgM和抗SARS-CoVIgG均为阴性。结论对SARS流行期间不同人群SARS病毒血清抗体检测表明,313名医护人员和90名正常健康人中,未发现隐性感染者,SARS病毒抗体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断、预防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关系。方法 选择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健康对照者各30例。分别采用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改良TBA法)检测血清中SOD、MDA含量。结果 OLP患者SOD活性及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OLP治愈组SOD活性及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SOD活性与OLP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霉素体外作用于K562细胞后,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促进细胞凋亡情况,以及调节细胞周期和粘着斑激酶(FAK) mRNA基因,进一步探讨通过调控FAK表达,研究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阿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阿霉素对K562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阿霉素作用对K562细胞36 h后FAK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阿霉素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同一时间不同浓度之间比较,或者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霉素能引起K562细胞凋亡,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凋亡率也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霉素能引起K562细胞周期阻滞,多停留在S期;阿霉素能引起K562细胞FAK mRNA表达显著降低.阿霉素能引起K562细胞FAK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结论 阿霉素抑制分裂期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对细胞FAK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为进一步研究FAK基因表达的调控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本实验用PCR-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了89例中国散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和67例正常对照的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中IL-1RA基因VNTR多态性的A2等位基因有增加的趋势,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合并痴呆组(PDD组)中IL-1RA基因A2等位基因频率较非痴呆组(PDND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而且在PDD组中,IL-1RA基因A2/A2纯合子和A1/A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较PDND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IL-1R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人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无关,而与帕金森病并发痴呆发病过程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