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震颤谵妄是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在戒断过程中出现一种十分严重且威胁生命的合并症。患者可因高热、脱水、感染和衰竭而引起死亡,死亡率为10%~15%,在诊治过程中必须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疾病的恢复。我们对近4年收治的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具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震颤谵妄是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在戒断过程中出现一种十分严重且威胁生命的合并症.患者可因高热、脱水、感染和衰竭而引起死亡, 死亡率为10%~15% [1,2] ,在诊治过程中必须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利于疾病的恢复.我们对近4年收治的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分析其临床特征, 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流浪精神病人救治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流浪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特殊性,流浪的精神病人历来是政府积极救助的弱势群体,救助的方式方法必受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影响。2003年5月国家废除《城市流浪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于当年的7月出台《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改变势必也会对城市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方式方法发生变化。笔者对本市流浪精神病人在废除《城市流浪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后3年的救治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新的救助办法出台后流浪精神病人救治的现状、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以便政府能对这类群体实施更有效的救治和救助。1资料来源与方法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武汉市流浪精神病人的救治状态,探索其管理办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武汉市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流浪精神病人进行调查,统计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病人来源和入住原因、诊断及伴发躯体疾病情况、住院时间及出院及安置情况等。结果流浪精神病人多由武汉市"110"联动送来以无名氏收治入院,其中男性123名(占47.13%),女性138名(占52.87%);当他们对社会治安造成影响时,由武汉市"110"联动送入武汉市精神病院;其中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122例,占46.74%)为主;合并躯体性疾病的有119例,占45.60%;住院天数最短为1天,最长6年,平均为(139.21±111.23)天;两年期间正式出院仅132例,其余129例流浪精神病人仍在医院继续接受治疗。结论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快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完善现行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救助体制、完善法律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与抑郁状况的关系。方法多阶段随机抽取武汉市72个居委会或自然村中1 852名空巢老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空巢老人抑郁现状,并分析研究对象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抑郁438例(23.65%)。其中,轻度抑郁283例,中度抑郁107例,重度抑郁48例。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文化程度、消费水平、合并慢性病、医保、体育锻炼均对抑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有影响(均P0.05);中、重度抑郁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得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重度抑郁组支持利用度得分低于正常组;轻、中、重度抑郁组积极应对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组,消极应对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中、重度抑郁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GSES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混合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武汉地区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较高,空巢老人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学院校大一女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武汉市5所医学院校的大一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 90)。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对湖北省5所医学院校846名医学专业大一女学生进行调查,年龄以19~20岁为主,占56.03%;以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为主,占68.09%;生源地以城镇为主,占66.67%;独生子女占77.30%,高考成绩以中等为主,占53.90%;家庭构成以父母健在为主,占68.32%;家庭人均月收入以1 000~2 999元为主,占65.48%。心理健康得分平均为(0.83±0.19)分,处于正常水平。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高考成绩、家庭构成、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不同的女学生心理健康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湖北省医学院大一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处于正常状况,不同情况女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有差异,学校应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适应教育,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