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调查,了解布病在职业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人样本,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获得布病疫情资料。结果调查478人,患病3人,确定新发病人3例,患者得到规范治疗。血检478人份,SAT阳性2人,RBPT阳性3人。结论青海省西宁地区职业人群中存在着布病的流行,疫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动物检疫人员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调查,了解布病在该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进行血清学检测,通过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获得布病疫情资料。结果共调查职业人群80人,男性占63.75%(51/80)、女性占36.25%(29/80)。年龄中21-30岁最多,占52.50%(42/80);民族以汉族最多,占77.50%(62/80);接触年限以10年以内的最多,占60.00%(48/80)。血检查出RBPT阳性1人,平均阳性率为1.25%(1/80),Coombs阳性1人,平均阳性率1.25%(1/80),确定感染1人,感染率为1.25%(1/80),患病数1人,平均患病率为1.25%(1/80)。结论青海省西宁地区动物检疫人员中存在着布鲁杆菌病的感染情况,疫情相对稳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频繁的接触,造成感染机会增多。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职业教育,定期开展职业人群的布病监测。  相似文献   
3.
2006-2008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海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布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患者按不同年份、地区、季节传播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1543份血清样本中,129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阳性率8.36%;38份试管凝集试验阳性,阳性率2.46%;2006-2008年青海省报告新发布病17例,发病高峰为3-7月,病例以牧民为主。结论加强动物检疫,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可切实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海晏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的调查,摸清布鲁氏菌病在该地区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奠定基础.[方法]依照布鲁氏菌素皮内交态反应阳性和<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8-1995)确定感染与患病. [结果]共调查504人,感染者42人,感染率8.33%,患病者18人,患病率3.57%. [结论]布鲁氏菌病在青海省海晏县人间存在一定的流行,传絷源未能彻底净化,仍有患病.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应在该地区采取必要措施对该病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1 背景介绍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青海省人间布病防治工作始于1956年,成立了人间布病预防控制机构.1958年从患者体内分离到羊种布鲁杆菌,从此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普查、普治、普种(简称三普)人间布病防治工作.1981年止青海省已基本完成三普工作,初步摸清了人间布病流行程度及特点规律.为了巩固成绩,扩大防治效果,对牧业区人群继续进行复查、复治工作,对农业区城镇人群进行普查、普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6年青海省海晏县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为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流行已久,流行范围极广.近几年来,养畜户明显增多,畜牧交易活跃,而畜间管理和布病防治相对滞后,使该病发病晕增多趋势~([1]).为了解和控制青海省海晏县布病疫情,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于2006年对海晏县布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砷化氢是一种强烈的溶血性毒物,主要由呼吸道吸入.现将3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中毒原因 某电解锌厂是私营企业,使用含砷、锌、铅、硅等成分的矿石湿法生产成品锌.2002年7月25日~26日4名女工使用废硫酸液浸泡洗涤滤布致3名女工发生急性砷化氢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9-2014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现状。方法对青海省2个市2个区18个县的布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24 831人,2009-2014年年平均感染率依次为5.30%、6.43%、5.76%、2.78%、3.09%和3.95%;年患病率依次为2.74%、2.35%、2.25%、0.87%、1.39%和2.2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6年合计阳性率为4.16%(1 032/24 831),试管凝集试验平均阳性率为1.71%(425/24 831),抗人球蛋白试验平均阳性率为2.04%(21/1 027)。确诊布病新发病例316例,年发病率持续上升。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河南、天峻、共和、久治、达日县等饲养或屠宰牲畜地。发病区域依次为牧业区(238例)、城镇(43例)、农业区(31例)和半农半牧区(4例)。结论青海省布病疫情比较活跃,有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在青海省布鲁杆菌病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背景介绍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青海省人间布病防治工作始于1956年,成立了人间布病预防控制机构.1958年从患者体内分离到羊种布鲁杆菌,从此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普查、普治、普种(简称三普)人间布病防治工作.1981年止青海省已基本完成三普工作,初步摸清了人间布病流行程度及特点规律.为了巩固成绩,扩大防治效果,对牧业区人群继续进行复查、复治工作,对农业区城镇人群进行普查、普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管理办法》的实施,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报告逐渐增多。现就处理事故中的体会报告如下。1事故的定性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范围的事故是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事故。接到事故报告,首先要分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