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微孔板杂交技术结合增强化学发光(ECL)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方法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ECL、PCR-比色法与PCR电泳检测60例活动性肺结核和54例健康对照痰标本,比较结果.结果 PCR-ECL、PCR-比色法与PCR电泳总阳性率分别为76.7%、63.3%、50.0%,其中PCR-ECL阳性率显著高于PCR电泳(P<0.05);对涂片阳性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5.7%、85.7%、71.4%,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涂片阴性标本,阳性率分别为73.9%、56.5%、43.5%,PCR-ECL阳性率高于PCR电泳(P<0.05).另外PCR-ECL、PCR-比色法与PCR电泳特异性分别为92.6%、96.3%、96.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R-ECL灵敏度高,能提高临床标本MTB检出率,尤其是对涂片阴性痰标本,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索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最佳方法。我室采用的酶法连续监测法检测胸水中ADA,用PCR方法检测胸水中TB—DNA,经过计算分析发现ADA,TB—DNA联合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全自动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ADA,全自动荧光定量检测TB—DNA。结果ADA、TB—DNA联合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90.2%、86.2%、88.4%。结论联合检测胸水ADA、TB—DNA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提高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增强化学发光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孔板杂交技术结合增强化学发光(ECL)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方法 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ECL、PCR-比色法与PCR电泳检测60例活动性肺结核和54例健康对照痰标本,比较结果。结果 PCR-ECL、PCR-比色法与PCR电泳总阳性率分别为76.7%、63.3%、50.0%,其中PCR-ECL阳性率显著高于PCR电泳(P<0.05);对涂片阳性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5.7%、85.7%、71.4%,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涂片阴性标本,阳性率分别为73.9%、56.5%、43.5%,PCR-ECL阳性率高于PCR电泳(P<0.05)。另外PCR-ECL、PCR-比色法与PCR电泳特异性分别为92.6%、96.3%、96.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R-ECL灵敏度高,能提高临床标本MTB检出率,尤其是对涂片阴性痰标本,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能量代谢对吡嗪酰胺抗结核作用的机制和作用靶点。方法将饥饿3、5和10d的结核分枝杆菌及未经过营养饥饿的结核分枝杆菌分别加入100μg/ml吡嗪酰胺和脂肪酸、苯甲酸和水杨酸进行处理,观察营养饥饿处理过程对于吡嗪酰胺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的影响,以及酸性物质对吡嗪酰胺抗菌活性的影响。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膜电位和平均荧光强度,以探讨吡嗪酰胺的作用机制。结果未经过营养饥饿的结核分枝杆菌和饥饿3、5和10d的结核分枝杆菌经吡嗪酰胺处理后,菌落形成单位(CFU)分别减少23.08%、37.75%、82.32%和81.03%;营养饥饿5d后,结核分枝杆菌的膜电位明显降低,经吡嗪酰胺处理后的膜电位则大幅降低,加入能量物质葡萄糖后,因吡嗪酰胺作用而降低的膜电位可得到恢复。脂肪酸、苯甲酸和水杨酸对于正常生长的和营养饥饿后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促进吡嗪酰胺抗菌效果的作用,对营养饥饿后的结核分枝杆菌作用更明显。结论饥饿状态和弱酸能增强吡嗪酰胺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作用,吡嗪酰胺可能是通过于扰结核分枝杆菌的膜电位及其能量代谢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ADA、TB—DNA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最佳方法。我室采用的酶法连续监测法检测胸水中ADA,用PCR方法检测胸水中TB—DNA,经过计算分析发现ADA,TB—DNA联合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全自动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ADA,全自动荧光定量检测TB—DNA。结果ADA、TB—DNA联合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90.2%、86.2%、88.4%。结论联合检测胸水ADA、TB—DNA有助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提高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发光自显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筛选方法。方法 利用重组的分支杆菌噬菌体可在活菌内增殖的原理,来检测结核杆菌在含利福平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采用发光自显影方法检测发光强度并确定活菌数,对43份结核杆菌样本进行快速检测,并与L-J培养基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发光自显影方法与L-J培养法相比,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分别为95.7%、90%,最佳检测的细菌浓度为107~108CFU/ml,最佳药敏试验的利福平浓度为1mg/ml,利福平与结核分支杆菌孵育48小时后即可进行发光自显影分析。结论 生物发光方法可用于快速筛选结核分支杆菌的利福平耐药性,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实用的利福平药敏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Phage88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致病性分枝杆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方法。方法 应用可表达荧光素酶的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Phage88,采用生物发光方法对没细菌的发光反应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Phage88特异地对各种分枝杆菌发光,对非分枝杆菌的发光值最低;在含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中,耐工 菌的发光强度比非耐药结核杆菌强,其强度有明显差异。结论 用Phage88噬菌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是一 种快速、敏感  相似文献   
8.
化学疗法目前仍为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抗结核药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和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的严重不足,我国的结核分枝杆菌初始耐药情况在部分地区已很严重,现已对结核病控制带来严重威胁。如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报告1990~1993年住院肺结核患者初始耐药率达66·9%〔1〕。为此,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采用WHO提供的耐药方案对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059例肺结核培阳患者(无痰涂片结果要求,直接留晨痰培养)开展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以掌握该市结核病人的耐药情况,探讨结核治疗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59…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传染性疾病中 ,结核病仍然是主要致病和死亡原因之一 ,威胁公众健康。随着HIV蔓延 ,多重耐药菌株产生 ,以及世界人口流动增强 ,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MTB检测方法很多 ,其中以PCR方法较为灵敏。常规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主观性强 ,存在溴化乙啶污染及非特异条带影响 ,膜相杂交检测虽然可提高特异性 ,但操作繁琐。本研究采用酶标板杂交比色法检测PCR产物 ,并取得了满意结果。1 材料与方法1 1 痰标本  1 2 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各取晨痰 1ml,其中涂片阳性 2 7例 ,涂片阴性 9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57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口服氟康唑100-200mg.d^-1,平均应用14d。结果:总有效率94.7%,不良反应发生率7.0%,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康唑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