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8篇
内科学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掌握江西省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野生动物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实施精准防控措施及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消除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较重的山丘型流行区瑞昌市和彭泽县的5个流行村作为调查村。在调查村有螺环境捕捉野鼠等野生动物,收集来自调查村的野生动物肝脏,检查其血吸虫感染情况。在调查村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粪便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人群血吸虫感染,采用粪便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测家畜血吸虫感染;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调查钉螺分布,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钉螺血吸虫感染。结果 在调查村捕获、收购野鼠、黄鼠狼、野猪、麂子和野兔等野生动物或肝脏样本240只(份),其中捕获野鼠172只,血吸虫感染率为2.91%,其他野生动物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野鼠、麂子和野猪肝毛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2.21%、1.96%和12.50%。调查村人群和家畜中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各村平均钉螺密度在0.13~0.80只/0.1 m2,在1个村发现2只检测管钉螺有血吸虫阳性。结论 江西省山丘型传播控制地区野生动物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和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应继续加强监测,并采取有针对性防治措施,以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放归鄱阳湖区的麋鹿血吸虫感染情况,评价“麋鹿放归野外自然繁衍生长计划”(“麋鹿回家计划”)对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 采用GPS项圈定位、人工跟踪观察等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12月调查放归鄱阳湖区麋鹿的种群分布、栖息活动和自然增殖等情况,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测麋鹿栖息地动物野粪血吸虫感染情况,采取系统抽样法对麋鹿栖息地草洲进行钉螺分布调查。结果 2018年,共有51头麋鹿放归鄱阳湖区,形成了银宝湖、龙口、南池湖、莲子湖和珠湖等5个麋鹿栖息地,栖息环境主要为鄱阳湖区草洲、圩内农田和山丘林地等。对银宝湖麋鹿栖息地调查显示,至2019年该地麋鹿自然增殖率为25.0%,平均钉螺密度为0.009 ~ 0.039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麋鹿和牛粪平均密度分别为4.6份/hm2和2.1份/hm2,血吸虫阳性率分别为4.35%和13.16%(P = 0.236),感染强度分别为“+++”和“+”。结论 放归鄱阳湖区的麋鹿可感染血吸虫,并可通过粪便对草洲污染而引起血吸虫病传播扩散。应积极探索麋鹿放归湖区后对当地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和应对策略,确保鄱阳湖区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实现和“麋鹿回家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抗血吸虫抗体与血吸虫感染和再感染关系密切,本文就宿主不同状态下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抗体对再感染的作用和调节,以及抗体在诊断和疗效考核等实践应用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了解鄱阳湖北岸都昌县钉螺消长趋势,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 都昌县的螺情资料, 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结果 2005-2012年, 都昌县活螺平均密度、 活螺框出现率、 感染螺密度和感染螺 面积均呈大幅下降态势, 并维持在较低水平, 与2005年相比, 2008年上述指标分别下降了70.06%、 90.33%、 79.48%和 37.88%, 2012年则分别下降了99.35%、 98.98%、 99.33%和93.93%。钉螺感染率在0.06%~0.53%间波动, 呈先降后升态 势。自2007年起, 各年有螺面积保持在2 052.5 hm2 不变。结论 结论 至2012年都昌县多数螺情指标均降至历史最低值, 但 有螺面积未见减少, 钉螺感染率呈波动态势, 提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仍需加强钉螺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了解鄱阳湖北岸都昌县钉螺消长趋势,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 都昌县的螺情资料, 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结果 2005-2012年, 都昌县活螺平均密度、 活螺框出现率、 感染螺密度和感染螺 面积均呈大幅下降态势, 并维持在较低水平, 与2005年相比, 2008年上述指标分别下降了70.06%、 90.33%、 79.48%和 37.88%, 2012年则分别下降了99.35%、 98.98%、 99.33%和93.93%。钉螺感染率在0.06%~0.53%间波动, 呈先降后升态 势。自2007年起, 各年有螺面积保持在2 052.5 hm2 不变。结论 结论 至2012年都昌县多数螺情指标均降至历史最低值, 但 有螺面积未见减少, 钉螺感染率呈波动态势, 提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仍需加强钉螺控制。  相似文献   
6.
急性血吸虫病是一种临床病情较重的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发病人数是评估一个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态势和防治效果的敏感指标,也是判定“突发疫情”、评价是否达到疫情控制或传播控制标准的重要指标。因此,做好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对我国既定血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特征及其发生原因,并就今后做好急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环鄱阳湖地区血吸虫病监测点2010-2019年的监测数据,分析该地区及南湖区和北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结果 2010-2019年,鄱阳湖区设立了12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其中南湖区8个、北湖区4个).监测点本地居民、钉螺的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从2010年的0.79%、0.15%下降至2019年的0,本地居民及钉螺感染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Z居民=168.427,Z钉螺=47.394,P均=0.000);其中南湖区和北湖区居民血检阳性率、感染率随年间变化均呈逐年下降趋势(Z南湖区血检阳性率=530.304,Z北湖区血检阳性率=240.496;Z南湖区感染率=103.404,Z北湖区感染率=89.938,P均=0.000).进一步分析显示,北湖区的居民血检阳性率和感染率总体均高于南湖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血检阳性率2=42.776,P<0.01;χ 感染率2=5.403,P<0.05);南湖区和北湖区的家畜粪检阳性率分别为2.92%~3.66%和1.45%~10.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05);北湖区总的查出有螺面积比、平均有螺框出现率、平均活螺密度分别为69.32%、15.98%和0.76只/0.1 m2,南湖区分别为42.08%、3.31%和0.05只/0.1 m2,均以北湖区为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有螺面积比=-2.497,P<0.05;Z有螺框出现率=-2.497,P<0.05;Z活螺密度=-2.803,P<0.01).结论 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流行因素依然存在,且北湖区的流行水平高于南湖区.今后应继续加强该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特征的监测,为精准防控血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预防性化疗是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感染率。为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WHO《结束忽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21—2030年被忽视热带病路线图》中设定的血吸虫病防控目标,2022年WHO发布了《WHO控制和消除人体血吸虫病指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血吸虫病化疗策略进行了较大调整。作为血吸虫病防控进程较快的流行国家,中国在70余年的血吸虫病防治历程中对化疗方案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修订。本文在回顾WHO和中国血吸虫病化疗策略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中国现行化疗方案和《WHO控制和消除人体血吸虫病指南》中的化疗建议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今后贯彻实施WHO指南的化疗策略提出相应建议,为从事血吸虫病公共卫生援外工作者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江西省现存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精准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所在地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等基本信息,通过B超检查获取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情况,对其三间分布特征、肝纤维化程度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21年江西省共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17 575例,平均年龄为(64.9±12.6)岁,男女比例为1.45∶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96.83%,17 017/17 575),职业多为农民(90.09%,15 833/17 575),主要分布在处于传播控制的九江市(7 546例)、上饶市(7 072例)和南昌市(2 192例)。肝纤维化程度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的患者分别占总数的36.03%(6 333/17 575)、52.38%(9 206/17 575)和11.58%(2 036/17 575)。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区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Ⅱ级为主,分别占46.40%(4 004/8 630)和58.16%(5 202/8 945);传播控制及消除地区以Ⅱ级为主,分别占49.48%(4 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人特异性同种型抗体反应水平及特征。方法以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成虫抗原(AWA)为检测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及非流行区人群血清中8种特异性同种型抗体(IgG、IgG1、IgG2、IgG3、IgG4、IgE、IgM、IgA)水平。结果血吸虫病流行区粪检阳性人群特异性同种型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流行区粪检阴性人群和非流行区人群(P均<0.001),流行区粪检阴性人群除SEA和AWA特异性IgG2、IgG4和抗AWA IgE抗体外,其他同种型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流行区人群(P均<0.05)。流行区粪检阳性人群中,儿童SEA、AWA特异性IgM和SEA IgG1水平显著高于成人,AWA特异性IgG水平则显著低于成人(F=6.136,P=0.014);男性除AWA特异性IgG(F=4.677,P=0.032)和IgG1(F=5.55,P=0.020)显著高于女性外,其他抗体同种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SEA抗原特异性IgG1、IgG3、IgG4抗体水平显著下降(P<0.001,P=0.029,P=0.044);治疗12个月后,除SEA特异性IgE、IgM和AWA IgG4、IgM外,其他抗体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均<0.05)。结论血吸虫病流行区粪检阳性人群血吸虫特异性同种型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流行区粪检阴性人群和非流行区人群,治疗12个月后,大部分同种型抗体水平显著下降;流行区粪检阴性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高于非流行区人群。抗体诊断试剂盒研制应注意阴性参考血清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