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女,55岁,因腹胀20d于2011年7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0d腰肌损伤,开始“土三七叶”泡水服用,〉3次/d,50ml/次左右,共1个月。入院前20d出现上腹胀痛、双下肢浮肿。B超检查提示肝肿大、胆囊结石、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功能。方法 34对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从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网站下载获得。用Subread和featureCounts分析数据,获得mRNA和lncRNA的表达值。用edgeR分析获得差异表达lncRNA和与差异表达lncRNA共表达的mRNA,并作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 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有1345个,其中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758个,下调587个。共表达分析显示,1045个编码基因与lncRNA表达相关。与差异表达lncRNA共表达的mRNA涉及的GO生物学过程包括有丝分裂期、细胞分裂、DNA复制等,涉及的KEGG通路包括细胞周期、细胞粘附分子等。结论 lncRNA在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提示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巨细胞病毒食管炎通常发病于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国内对于免疫力正常并患有巨细胞病毒食管炎的病例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免疫力正常巨细胞病毒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5-氟胞嘧啶(CD:UPRT/5-FC)融合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3组处理.观察30天,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做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CD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30天后,B组(瘤内注射hTERT-CD:UPRT+腹腔注射PBS )和C组(单纯腹腔注射PBS)的肿瘤生长迅速,肿瘤体积分别为(2.72±0.35)cm3、(2.67±0.30)cm3,A组(瘤内注射hTERT-CD:UPRT+腹腔注射5-FC)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第30天体积为(1.10±0.13)cm3,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抑瘤率为59.6%.裸鼠移植瘤病理切片镜检,A组可见大量肿瘤细胞排列稀疏,部分肿瘤细胞核固缩、核碎裂;B组和C组则见大量肿瘤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形态和细胞核呈多形性,核大深染,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显示,A组和B组可见CD的表达,C组CD表达呈阴性.结论:hTERT启动子调控的CD:UPRT/5-FC融合自杀基因系统对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有显著的杀伤作用,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Sorcin)在胃癌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RT)-PCR法扩增Sorcin cDNA片段编码区序列全长.DNA重组技术构建FLAG-Sorcin融合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稳定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Sorcin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Sorcin转染细胞(SGC7901-F-Sor)及对照细胞(SGC7901)内长春新碱(VCR)的浓度及维拉帕米(VRP)对其的影响.结果 RT-PCR法成功扩增出Sorcin eDNA片段编码区序列全长,并构建FLAC-Sorcin融合表达载体.RT-PCR及Western印迹法证实,Sorein在SGC7901转染细胞中高表达.HPLC检测显示Sorcin高表达的SGC7901细胞胞内VCR浓度较其亲本SGC7901细胞降低76.89%.VRP能增加VCR在细胞内的蓄积,VRP处理后,SGC7901-F-Sor细胞内VCR浓度增加2.41倍.结论 Sorcin高表达可致胃癌SGC7901细胞内VCR蓄积减少,提示Sorcin可能通过改变细胞膜两侧药物转运参与胃癌耐药,VRP能部分逆转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in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T-SPOT.TB)在临床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明确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及可疑结核性腹膜炎患者(n=37)同时实施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核抗体、血清腺苷脱胺酶(ADA)等检测,同时设非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为对照组(n=25).结果 利用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阳性率为97.3% (36/37),明显高于PPD的45.5%(15/33)、结核抗体检查的15.2%(5/33)、血清ADA的33.3% (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OT.TB试验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3%和92.0%,显著高于PPD的45.5%和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POT.TB酶联免疫斑点法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对快速而准确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从公共数据平台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结肠癌外显子芯片数据集GSE31737,包含40对结肠癌及癌旁组织。对外显子芯片探针进行重排,筛选出在基因水平特异性匹配lncRNA的探针。用Affymetrix Power Tools分析获得lncRNA表达谱,用LIMMA分析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结果 共有136 053个探针特异性匹配9294个lncRNA,约包含了Ensembl数据库中76%的lncRNA。分析GSE31737发现,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共有87个lncRNA差异表达,其中50个高表达,37个低表达。结肠癌与癌旁组织表达值倍数变化>1.5倍的基因共37个。结论 lncRNA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发生明显变化,有可能成为结肠癌的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H1 C-16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和PubMed,获取CDH1C-16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胃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并进行偏倚评估.应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研究14项,累计胃癌病例3 144例,对照4 221例.与野生基因型CC相比,(CA+AA)合并的OR值(95%CI)为0.98(0.84-1.15).按人群进行分层分析,亚洲人群OR值为0.92(0.81-1.04),高加索人群OR值为1.21(0.88-1.67).结论:CDH1 C-16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hTERT启动子调控的融合自杀基因CD:UPRT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靶向性杀伤作用。方法 PCR扩增hTERT核心启动子片段,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 Basic,检测hTERT启动子在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成纤维细胞HLF中的转录活性。构建hTERT启动子调控的CD:UPRT基因表达载体hTERT CD:UPRT,将其和CMV启动子调控的CD:UPRT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 CD:UPRT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入SGC7901和HLF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用RT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基因的表达,用MTT法检测5 FC对转染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成功克隆hTERT核心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hTERT启动子在SGC7901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阳性对照的(21.50±2.15)%,而在HLF细胞中仅有背景活性。成功构建hTERT启动子调控的CD:UPRT基因表达载体,转染pcDNA3.1 CD:UPRT的SGC7901和HLF细胞以及转染hTERT CD:UPRT的SGC7901细胞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可检测到CD基因的表达,且对5 FC敏感;而转染hTERT CD:UPRT的HLF细胞未检测到CD基因的表达,对5 FC不敏感。结论 构建的hTERT启动子调控的融合自杀基因系统CD:UPRT/5 FC能在体外靶向性杀伤SGC7901细胞。  相似文献   
10.
<正>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诊疗[1]。近年来FMT在治疗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中的效果越来越引起重视。现报道1例FMT治疗伪膜性肠炎的成功病例,并结合本病例探讨FMT的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