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定风珠巩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后续效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定风珠巩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后续效应。方法:将86例因慢乙肝首次出现肝功能异常而住院及出院时肝功能复常的患者,随机分为大定风珠巩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出院后12个月查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对出院后12个月肝功能正常并稳定者查肝纤雉化血清学指标(HA、PC-Ⅲ、Ⅳ-C、LM)。结果:治疗组病毒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正常率分别为90.9%(40/44)和71.4%(30/4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A、PC-Ⅲ、Ⅳ-C、LM分别为(146.65±53.25)ng/ml、(105.37±39.66)μg/ml、(69.61±33.62)ng/ml、(93.57±35.48)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大定风珠有明显的稳定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2005年9月在我院肝病专科门诊应用茯苓渗湿汤治疗酒精性肝病31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戴仁森 《中国药业》2012,(20):101-102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的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和早搏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00%和70.00%,治疗组为92.00%和88.00%;不良反应对照组有9例,治疗组有4例。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效应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乙肝患者 1 61例 ,按中医辨证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肝郁脾虚 61例、湿热中阻 40例、肝肾阴虚3 2例、瘀血阻络 2 8例四型。四组均以拉米呋啶片每日 1 0 0 mg口服 ,连服 9个月以上。治疗前先查HBV-DNA定量及乙肝抗原抗体系统 ,服药开始后每隔 3个月定期复查。结果 :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型 HBe Ag阴转疗效较差 ,分别与湿热中阻、肝肾阴虚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肝郁脾虚与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与肝肾阴虚型之间的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效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红细胞参数与肝组织病理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红细胞动态数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70例为台州市中医院 2 0 0 0年 7月以来的住院患者 ,为避免血红蛋白因性别影响 ,全部选择男性 ,年龄15~ 5 4岁 ,平均 3 3 4岁。临床诊断按照 1995年 5月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前后 48小时空腹抽血。另以 5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1 2 方法 仪器选择用日本Sysme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F -3 0 0 0 ) ,标本为静脉血 ,结果以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1月在医院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男27例占56.3%,女21例占43.7%,<50岁患者17例占35.4%,>50岁患者31例占64.6%,医院感染病例中发生在住院≤10d者有7例占14.6%,11~30 d者有15例占31.3%,>30 d者26例占54.1%,而且使用抗菌药物越多,感染率越低;48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分布主要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分别占45.8%、20.8%、12.5%及8.3%;另外在医院感染发生时,大多数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较入院时有所下降,且肝功能状况改善,然而病情的缓解尚不足以阻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预防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要严格做好医院内部管理及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尽量缩短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时间,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戴仁森  李伟林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14-1816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测定及分析两者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纳入该研究,分别测定左心室功能以及血清Hs-CRP和Hs-cTnT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s-CRF和Hs-cTnT水平明显升高(t=11.745、7.803,均P<0.01),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显著升高(t =4.984,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显著降低(t=5.021、4.672,均P<0.01).观察组不同YNHA分级,其Hs-CRF、Hs-cTnT水平、LVEF、LVEDD及FS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9.463、143.463、24.352、30.621、15.724,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CRP、Hs-cTnT水平分别与NYHA分级、LVEDD正相关(r=0.849、0.752、0.807、0.785,均P<0.05),Hs-CRP、Hs-cTnT水平分别与LVEF、FS负相关(r=-0.605、-0.754、-0.536、-0.806,均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Hs-cTnT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心脏功能显著相关,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脏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1998年6月~2000年12月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结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4例,并与对照组31例进行观察比较,取得较佳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观察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44例中男37例,女7例;年龄24~54岁,平均39.2岁;对照组31例中男26例,女5例;年龄20~56岁,平均38.4岁。两组患者体质量均超过标准体质量,各有一半患者血脂增高,1/3患者空腹血糖超过正常范围(6.0~8.1mmol/L),均无嗜酒史,所有患者肝…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中胰岛素抵抗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观察了降压药物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对患者血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旨在探讨降压效果与胰岛素水平改变的相关性和潜在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