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复合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复合技术治疗的35例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例,胸主动脉瘤4例,穿透性溃疡1例.观察患者的技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术中对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的外科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07年7月至2019年10月2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LSV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3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2...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总结经右腋下直切口行体外循环直视、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适应证及技术要点。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共完成92例经右腋下直切口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其中男52例、女40例,患者年龄12个月至28岁,平均(5.2±3.3)岁,体重8.5~52.0(17.9±8.6)kg。其中2例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存在中度以上肺高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39例。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患者取左侧卧位,切口位于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皮肤切口长度约5~8cm,约经第3或第4肋间进胸,切开并悬吊心包,行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右心房切口修补房间隔缺损及三尖瓣成形。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术中无恶性心律失常和气栓发生,术后无脑部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少量气胸、皮下气肿,1例出现肺不张,1例随访有1~2mm残余分流。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心内修补房间隔缺损手术具有安全、可靠,美容效果好、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我院施行的带四个垫片的改良Devega术及佰仁思软成形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112例患者术前和术后4~5年随访时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通过对功能性三尖瓣返流术后残余返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结合历年文献报道,得出引起三尖瓣术后出现残余返流的高发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减轻术后再次返流,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脏外科因功能性三尖瓣返流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共112例,带四个垫片的改良Devega环缩术5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47.32±10.56岁(20~64岁)和使用佰仁思软成形环的54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0.36±6.35岁(32~65岁),对所有患者术前一周内,术后4~5年随访时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5年(中期疗效)三尖瓣返流程度变化并分析影响术后的三尖瓣残余返流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4~5年随访时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面积均明显减少,心功能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以随访时三尖瓣中度及重度返流定义为三尖瓣术后残余返流(PRTR),两组患者共存在术后残余返流12例,其中改良Devega组7例,瓣环成形组5例,对随访出现残余返流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风湿性病变、术后左心射血分数低、术后右心房大、术后三尖瓣环径大、术后肺动脉高压为三尖瓣成形术后出现残余返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带四个垫片的改良Devega术及人工瓣环成形术都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返流的有效方法;风湿性病因、术后左心射血分数低、术后肺动脉高压、术后三尖瓣环及术后右房大是术后三尖瓣出现残余返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总结经右腋下小切口封堵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手术经验,探讨其疗效、适应证及技术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缺损大小5~36mm。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患者取左侧卧位,在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做直切口,长度约2~4cm,约经第4肋间进胸,切开并悬吊心包,于右心房壁缝双荷包线并切开,通过输送导管在食管超声监视下释放房间隔缺损封堵伞。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无恶性心律失常和气栓发生,术后无脑部并发症,1例封堵伞脱落至右房,经原切口改行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术后有2mm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随访残余分流消失。结论 经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是一种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左室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行左室瓣膜置换术的170例大左心室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早期死亡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心功能分级.结果 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左室瓣膜置换术术后死亡率为5.29%(9/170).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LVEDD、TRPG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急诊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31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急诊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男18例,女13例;年龄19岁~61岁,平均(46.2±4.1)岁;体重38.5~62.7kg,平均(48.7±4.2)kg;病程15d~6个月,平均(30.2±7.2)d。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15例,二尖瓣重度狭窄7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6例,二尖瓣腱索急性断裂3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出现低心排综合症,2例出现肾脏功能不全,经积极有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 符合手术指征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急诊行心脏手术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同时围术期需注意肾脏、肺脏等器官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