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毒性, 在遇潮、光照、受热等条件下能够产生氮氧化物气体,为刺激性气体,人体吸入后可导致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甚至急性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现将我院2012年 3月收治2例吸入浓硝酸烟雾中毒患者救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脓毒症(sepsis)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感染和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指发生了急性器官功能障碍的脓毒症,发病率和乳腺癌相当,死亡率与急性心肌梗死相似。在美国,发病率占住院患者的2%,每年超过75万例,全世界每年为1900万例,且呈上升的趋势,住院费用高,治疗效果参差不齐[1,2]。目前对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微循环内皮功能障碍[3,4]是脓毒症病理生理学过程的最关键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YP2A6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40例COPD患者及37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细胞色素P450 2A6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结果 1.COPD患者CYP2A6-163C>A位点基因缺失型(del)和野生型(wt)基因型频率为17.5%、82.5%,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0.5%、59.5%,两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携带CYP2A6wt基因型者较携带CYP2A6del基因型者患COPD风险增加(OR=0.31,95%CI=0.109-0.886,P<0.05)。2.在吸烟者中,携带CYP2A6wt基因型者较携带CYP2A6del基因型者患COPD风险增加(OR=0.24,95%CI=0.064-0.920,P<0.05),在不吸烟者中,携带CYP2A6wt、CYP2A6del基因型者之间患COPD风险无明显差异。结论 1.CYP2A6-163C>A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2.野生型(wt)可能为吸烟者患COPD的一个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4.
不同咳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测定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支气管哮喘、吸烟、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及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高反应的特点。方法 测定基础肺通气功能后按钟氏法以二磷酸组织胺 (HA)吸入做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吸烟组、哮喘组、COPD组、上呼吸道感染组及过敏性鼻炎组的BHR阳性率分别为 2 7. 6 %、1 0 0 %、4 0 . 5 %、4 5 . 0 %及 6 9. 2 %。吸烟组、上呼吸道感染组及COPD组与哮喘组、过敏性鼻炎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0 1 ) ,哮喘组与过敏性鼻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哮喘组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 5 0 %及 2 5 %用力肺活量时呼气流速 (V50 、V2 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哮喘组PD2 0 FEV1 His与PEF5 0 %及PEF5 0 % 75 %的降低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哮喘患者均有气道反应性增高 ,但有气道高反应性者并非均为哮喘。  相似文献   
5.
<正>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磷脂,可转导信号。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LPA具有促进细胞存活作用,即抗细胞调亡,表现在缺氧条件下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1],参与血管平滑肌增殖等[2],LPA与心、脑、肺疾病相关,本文就LPA生物学特性及肺部疾病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LPA的来源及生物学特性LPA的来源LPA在体内主要由活化血小板产  相似文献   
6.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应用治疗重度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哮喘病的治疗手段取得了重大进展。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正式推荐联合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作为长期治疗中、重度哮喘的首选疗法。国外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应用治疗哮喘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与标准化护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应用标准化护理和尿激酶2h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病人的疗效。方法 经核素肺灌注显像、D-二聚体、彩色超声波及胸部CT等无创诊断技术确诊的2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病例,行尿激酶2h法溶栓治疗,应用临床监测及核素肺灌注显像进行疗效分析。所有患均行标准化护理。结果 应用标准化护理和尿激酶2h法溶栓后,治愈8例,显效4例,好转5例,有效4例,无效4例。溶栓过程中患未见严重出血,血压及心率平稳,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应用标准化护理和尿激酶2h静脉溶栓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以肺动脉压异常升高为主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肺动脉血管壁及平滑肌细胞出现增生和肥大,造成血管壁变厚、管腔变窄.诱导细胞停滞于G2/M期的G蛋白偶联受体G2A(G2accumulati)是一种质子感知受体,该种受体在人体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参与细胞骨架的重组进程,对免疫系统及血管系统功能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也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能够起到调节生物体机能的重要作用.外周血G2A水平可能是引发肺动脉高压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异常表达的调节因子.本文就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G2A水平表达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脉络宁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脉络宁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15天为一疗程。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与血气分析各指标变化。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两组相比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可缓解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血液粘稠性,改善微循环及血液的流变性,进而改善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重症 COPD急性加重期进展凶险 ,病死率高。本文回顾了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科 RICU病房的重症 COPD急性加重患者 2 2例的救治经过 ,总结了治疗经验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男性 14例 ,女性 8例 ;年龄 5 8~84岁 ,其中 5 8~ 70岁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