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回顾性地研究了1985~1991年收治412例急性心原性栓塞性卒中病人,根据发病后14天内不同的抗凝治疗在复发性栓塞和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把所有病人分成3组:(1)非抗凝组(非A/C组)227例病人,在发病后最初14天里未给任何抗凝治疗;(2)抗凝组(A/C组)164例病人,从发病到抗凝治疗平均间隔为2.4天;(3)不符合(1)和(2)条件的其他病人,有21例在分析结果时排除这一组病人。根据A/C组抗凝治疗的不同再分为4组;①全量肝素组(F/H组26例):大剂量肝素静脉给药,每日15000~30000U,治疗量维持到发病后第14天的最小剂量,其中4例合并用浓缩抗凝血酶  相似文献   
2.
多梗塞痴呆病人的步态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观察了88例多梗塞痴呆,其中有步态障碍者25人(女9例,男16例),排除了关节炎、神经病和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步态呈缓慢和小步,伴有转身困难,起步踌躇不决,姿势保持稳定性差,称“帕金森病型”,如果还伴有肌强直和痉挛,症状较轻,并且只局限于下肢,称“下肢帕金森综合征”。这类病人都无震颤,可有小脑共济失调型步态和步态失用或“磁性足”。步态障碍的类型分为下肢帕金森综合征加共济失调6例,下肢帕金森综合征加失用5例,下肢帕金森综合征加共济失调和失用14例。  相似文献   
3.
Fisher综合征也称Miller-Fisher Syndroms,是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病(AIDP),即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变异型。本病在基层医院少见。常易误诊。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例Fisher综合征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病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D-91-Ⅱb型肝病治疗仪,共治疗30天。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7.2%和96.6%,对照组分别为46.3%和8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纳差、乏力、腹胀、胁痛、皮肤巩膜黄染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TBil、ALT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ST、GGT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BeAg与HBV DNA阴转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病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马莎  蒋凌月  董蔓丽  徐艳  严新民  张金章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08-4509,i003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是否有基因变异,探讨其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老年脑梗死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60~90岁,平均69.0岁。健康对照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31~54岁,平均43.9岁。采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a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BFLP)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认识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多态性;用ELISA定量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老年脑梗死患者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均为GG型。老年脑梗死患者IL-6为(17.76&;#177;12.43)ng/L对照组为(2.35&;#177;3.50)ng/L,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IL-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5.14,P&;lt;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未发现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基因变异,-174位点的多态性可能没有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发病年龄62岁,男多于女(约2∶1),早期起病症状走步不稳,易跌跤,视物困难,视力模糊,复视,吞咽和发音困难,以单声音发音,认知功能障碍,在疾病中晚期有典型表现(运动障碍和眼部症状),CT和MRI无特异性表现。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可呈现脑萎缩表现,第三脑室和脚间池变宽,侧脑室变大。1986-01/2003-1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3例提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诊断不容易,诊断错误是普遍存在现象,由于有少动强直易误诊为帕金森病。目前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仍是一个临床特征性的描述,尽管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遗传因素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还没有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1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1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常伴有一定程度脊髓功能恢复,对比观察早期康复对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肢体感觉、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1例为药物和手术治疗,康复组34例为药物手术加早期康复,根据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和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感觉、运动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4周后康复组患者感觉改善率分别为(18.94±5.08)%,(23.64±5.95)%,运动改善率分别为(14.25±4.02)%,(13.79±4.06)%,两组比较康复组感觉、运动改善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早期康复介入能缩短恢复周期。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白介素 6 (IL 6 )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4 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 6的含量 ,并与 18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IL 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其含量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 (P <0 .0 5)。结论IL 6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测定血清IL 6含量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判断病灶大小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0.
ApoE与Alzheimer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zheimer病 (AD)由AloisAlzheimer于 190 7年首先报道 ,如今已成为公认的一类常见神经功能异常疾病。AD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 ,不伴有或可有轻度神经系统体征 ,在神经病理上主要有三个特征 :(1)神经细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结 ;(2 )细胞外结构中的老年斑 ;(3)淀粉样斑块在皮层小动脉的沉积变性。ApoE -ε4是第一个被确认的迟发家族型、散发型AD的重要易患基因[1-2 ] ,近年来的研究对此不断证实并揭示了它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同时对它在AD诊断、治疗中的启示也作了一定探索。1 ApoE概述ApoE是血浆载脂蛋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