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3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院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术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中医院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方法 对67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起搏适应证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为主,非生理性起搏77.6%,生理性起搏22.4%,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电极为92.5%,并发症10.496,其中有起搏器综合征、感染、局部血肿等。结论 中医院心脏起搏病人中以老年病人为主,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患者术后并发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AP)超声影像特征及行超声介导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法(UGCR)或注射凝血酶修复法(UGTI)二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1例PFPA患者在超声介导下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法(UGCR)或注射凝血酶修复法(UGTI)治疗,从瘤体消失、影像特征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31例PFPA穿刺动脉最多见于股浅动脉20例(64.5%),其次股总动脉分叉处8例(25.8%)。PFPA超声影像表现为腹股沟肌层的液性包块,瘤壁无钙化及动脉壁三层结构;其内探及与载瘤动脉相通的五彩涡流,脉冲多谱勒表现特征性的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往复征像。PFPA内流速低于载流动脉和破裂口或瘤颈部流速(P〈0.05),而血流阻力指数高于载瘤动脉(P〈0.05);回归分析显示,穿刺动脉部位、女性、鞘管型号〉7F、术者从事介入术时间、应用血管闭合装置与PFPA的发生显著性相关(P〈0.05)。20例PFPA患者UGCR成功率60j6。17例PFPA患者UGTI成功率82.5%(P〈0.05),注射容量0.3-3.0ml,平均12秒瘤腔内形成血栓,瘤腔逐渐完全闭塞。注射凝血酶失败的3例患者超声发现有瘤腔分隔或残余血流,1例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选择UGTI修复PFPA疗效确切、不民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及中医药对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其机制主要涉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酶、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凝血因子Ⅶ、纤维蛋白肽A(FPA)、纤维蛋白原(FIB)、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等相关因素,单味中药及结合辨证的中药复方对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通冠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GMP-140和vWF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通冠胶囊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人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将52例PCI术后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西药加通冠胶囊组)与对照组(西药组).于手术当日、术后1月及术后3月检测GMP-140、vWF含量.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GMP-140、vWF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通冠胶囊配合西药治疗能显著降低GMP-140、vWF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减少血栓形成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每到夏季,患腹泻的人就多了起来。导致夏季腹泻的高发主要是夏季微生物很容易在食物中滋生。加上人们喜食生冷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就增加了。老百姓有吃大蒜可以治疗腹泻的说法,这说法可靠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冠胶囊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大鼠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通冠胶囊组、盐水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于术后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处死动物.分别进行取材检测指标: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管壁增生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内、中膜面积及其比值观察通冠胶囊对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明确损伤后血管内皮修复情况.结果 通冠胶囊组在4周、8周和12周时免疫组化VEGF表达较盐水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辛伐他汀组的变化趋势与通冠胶囊组相似.通冠胶囊组4周、8周与同时段辛伐他汀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2周较辛伐他汀组明显升高(P<0.05).球囊损伤后4周各组内膜增生明显,8周时形成的增生内膜减少,12周时形成的增生内膜明显减少.通冠胶囊组在损伤后4周、8周、12周形成的增生内膜较盐水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1),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值较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通冠胶囊可以促进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处的VEGF的表达,并减少新生内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治疗对冠心病血瘀证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PTCA+STENT)治疗前后血瘀证评分和血瘀证相关的实验室指标(TXB2、6-keto—PGF1α-ET、NO)的变化。结果:PTCA+STENT治疗冠心病后7天、30天较治疗前血瘀证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TXB2、6-keto—PGF1α ET)均明显降低(P〈0.05),而NO则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PTCA+STENT治疗冠心病后30天与治疗后7天血瘀证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TCA+STENT治疗冠心痛后30天较治疗后7天TXB2、6-keto—PGF1α、ET升高(P〈0.05),而NO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TCA+STENT治疗在短期时间能明显改善冠心病血瘀证表现,但长时间有潜在引起再次发生或加重血瘀证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通冠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成功施行PCI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手术前、中、后选用抗栓、抗凝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冠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于术前1天、术后3天和术后30天3个时间点观察以下项目:心绞痛疗效、主要中医证候、气虚证评分和血瘀证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96.0%(48/50例),对照组为92.0%(46/5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3天两组气虚证积分较术前有增加趋势,术后30天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3、30天两组血瘀证积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30天气虚证积分和血瘀证积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能显著改善PCI术后患者气虚血瘀证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防治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属中医血瘀证范畴,活血化瘀药可抑制血栓溶解。其作用涉及到下几个方面;减少血小板数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反应;抗凝作用;增强纤溶活性;改善血液理化特性;抗血栓形成作用,益气扶正可提高活血化瘀功效,提出临床上应用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的思路为;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益气失正是重要的辅助治疗;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基础出发。结合冠心病本身特点辨证用药;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