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Ebstein畸形患者22例,男女各11例,年龄3个月-52岁,体重5-80kg。16岁以下患者诱导前肌肉注射氯胺酮6-7mg·kg-1、东莨菪碱0.01 mg·kg-1,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μg·kg-1、泮库溴铵0.1-0.2 mg·kg-1麻醉诱导;16岁以上患者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吗啡10mg、东莨菪碱0.3mg,口服安定10m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1、依托咪酯0.2-0.3 mg·kg-1、舒芬太尼1-2μg·kg-1、哌库溴铵0.08-1.0 mg·kg-1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35mm Hg。吸入1.0%-1.5%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哌库溴铵维持麻醉。连续监测心电图、有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中心静脉压、体温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中麻醉管理要点为减轻右心室前、后负荷,避免肺血管阻力增加,保护心功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低于术前,围术期无1例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2.
建立合理的输气系统是临床实施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治疗的安全保证。高浓度一氧化氮气体的稀释和引入呼吸机的方法是预防和减少一氧化氮氧化产生毒性产物的关键。而采用有效的二氧化氮吸收装置可降低呼吸环路内毒性气体二氧化氮浓度。此外,必须持续监测呼吸环路中氮氧化物和氧浓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2组,即对照组(C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80例.D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给予地佐辛0.1mg/kg.诱导药物、术中用药以及麻醉维持药物2组无差异.结果 D组患者围拔管期躁动Ⅰ级7例,Ⅱ级2例,Ⅲ级0例,发生率为11%,C组患者Ⅰ级15例,Ⅱ级11例,Ⅲ级5例,发生率为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患者拔管后5min、30min、2h 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拔管后4h D组VAS评分稍低于C组,但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1h、2h、4h以及6h 2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升其舒适度和满意度,改善术后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外循环(CPB)前、后肺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体外循环前、后用Swan-Ganz导管监测15例风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CPB前肺动脉压为3.7/2.3~11.6/6.0kPa(28/17~87/45mmHg),CPB后为2.9/1.1~11.8/5.5kPa(22/8~89/41mmHg)。二尖瓣替换术后肺动脉收缩压无明显降低(-9%,P>0.05),肺动脉舒张压(-20%)和平均压(-14%)均明显降低(P<0.05)。肺血管阻力(PVR)在CPB前高达60.3±40.9kPa·s/L,CPB后明显降低(-40%,P<0.05)。回归方程为:CPB后PVR=0.546PVRb+23.24,R2=0.651(PVRb为肺血管阻力基础值)。鱼精蛋白静脉用药10例,肺动脉压升高者4例;动脉用药5例,均未发现肺动脉压改变。结论:风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大部分PVR不能恢复正常。动脉系统用药可减少肝素鱼精蛋白复合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麻醉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79例择期在全麻低温心肺转流(CPB)下行CABG病人,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38)和舒芬太尼组(S组,n=41)。F组以芬太尼10~20μg/kg、S组以舒芬太尼1~2μg/kg,分别配伍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缓慢诱导。F组间断静注芬太尼5~10μg/kg、S组间断静注舒芬太尼0·5~1·0μg/kg,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连续监测HR、B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肺动脉压(PAP)、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血管阻力(PVR)、周身血管阻力(SVR)、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结果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合理伍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可使麻醉诱导更平稳;舒芬太尼复合异氟醚麻醉血液动力学更稳定;舒芬太尼可获得较芬太尼高的CO和CI、较低的SVR和PCWP。结论舒芬太尼用于CABG麻醉更容易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血管麻痹综合征(vasoplegic syndrome.VS)是公认的常发生于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它以严重低血压伴血液动力学高排低阻为特征。类似脓毒血症暖休克变化。又称血管扩张性休克(vasodilatory shock),死亡率较高。本文就该综合征发病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中应用常温含血停搏液诱导停搏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在体外循环中常温含血停搏液诱导心肌停搏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8例成年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组,n=14)和对照组(C组,n=14),T组以常温含血停搏液(35℃~37℃)诱导心肌停搏直至心电图(ECG)为直线,再改用冷血停搏液;C组则直接以单纯冷血停搏液(6℃~8℃)诱导心肌停搏。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停机、停机后6小时、停机后24小时采集动脉血、以ELISA法测定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浓度、分别于冠脉循环阻断前及开放10分钟取右心房肌组织,在H-7000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学。结果(1)临床效果T组自动复跳率(93%)明显高于C组(50%)(P<0.05);需安装临时起搏器者,T组1例(7%),C组3例(21%),无显著性差异(P>0.05);T组在围术期需没有使用多巴胺者(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例(36%)(P<0.05);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及ICU停留时间T组亦明显短于C组(P<0.05)。(2)心肌生化在停机时和停机6小时,T组血浆cTnT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3)心肌形态学T组明显优于C组。结论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常温含血停搏液诱导停搏,较单纯的冷血停搏液具有更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付连军  田玉林  张东亚 《北京医学》2010,32(7):545-545,548
我院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子宫全切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758例中,有4例发生术后运动感觉恢复延迟。早期与硬膜外血肿表现极其相似,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疗法对早期脑出血血肿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定。方法将 1 2 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进行血肿量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第 2 8天复查CT大部分患者血肿量吸收快 ,水肿带明显缩小甚至消失 ,对照组患者血肿量吸收及周围水肿带吸收消退慢 ,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6.6%和 65 .0 % (P <0 .0 1 )。结论脑出血早期应用血栓通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 ,血肿明显吸收 ,水肿消退快 ,继发梗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