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RauschandSchiller(1954)在美国阿拉斯加自令海峡St.Lawrence岛从北极狐(Alopex lagopus)和雪撬狗(sledge dogs)发现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 sp.nov.),但诸多学者认为E.sibiricensis Rausch et Schiller,1954是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的地理株(或亚种)(Vogel,1957;Skrjabin and Abuladze,1964;Kumaratilake and Thompson,1982;Meyajaki,1991等)。于1985—2002年间,作者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多年进行泡状棘球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病原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鼠类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发现该地区同地点存在有北美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种不同“地理株”,而且三种成虫常混合感染于同一终宿主沙狐(Vulpes corsac)的体内,它们的幼虫期也存在于当地的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2001年,作者再次检查当地沙狐151只,从中检出19只感染有泡状棘球绦虫成虫。含成熟虫体的13只阳性沙狐中,感染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有11只,其中2只单独感染此虫种,另9只还混合感染了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虫种。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泡状棘球蚴病原中,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是优势种,它在终宿主沙狐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都高过其他虫种。本文着重介绍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的成虫子宫结构和它幼虫期在野外布氏田鼠及人工感染实验鼠体内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之间有极大差异,认为不能再用多房棘球绦虫称呼之。最近,我们用内蒙古的苏俄型泡状棘球蚴人工感染4只羊羔,全部阴性不能发育,说明内蒙古的本虫种不同于所谓幼虫期可以在牛羊发育的“哈萨克亚种”。为了纪念前苏联学者最早发现和叙述本种成虫,兹暂定名为苏俄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3.
1999年夏天在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的一只长爪沙鼠 (Merionesunguiculatus)肝脏发现一早期的多囊棘球蚴 (polycysticechinococcus)。布满小泡囊的条状虫体其基部牢固地着生在鼠肝脏组织上 ,其余部分游离在鼠肝表面 ,经切片观察其结构系属多囊棘球蚴特征。虫体含外生泡囊 (exogenousvesicles)和内生泡囊 (endogenousvesicles)芽体。各外生泡囊是从虫体胚组织向体外生长出来 ,泡囊间的胚组织中布满PAS阳性颗粒体 (granulesbodies)和内生泡囊芽体 ,在芽体基部具有环状透明层状膜 (laminatedmenbrane)的结构 ;各外生泡囊内壁中也有颗粒和具层状膜的芽体。内蒙古的多囊棘球蚴结构与南美洲的福氏棘球绦虫 (Echinococusvogeli)的多囊棘球蚴相似但不全相同 ,兹暂定名为内蒙古多囊蚴 (Polycystianeimonguensissp nov ) ,该虫是此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原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牛羊双腔类吸虫的继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呼伦贝尔泡状蚴(Alveolaris hulunbeierensis)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本文报告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布氏田鼠 (MicrotusbrandtiRadde)肝脏发现的呼伦贝尔泡状蚴(AlveolarishulunbeierensisTangetal ,2 0 0 1)的详细结构。它的母囊充满上下两部分结构不同的胚组织。各有数处胚细胞发生中心 ,其中有许多具多细胞核的胚母细胞的增生 ,由它们分裂许多能移动的胚细胞向母囊外迁移。各胚细胞团到宿主肝组织中 ,立刻被宿主的结缔组织细胞所包围 ,形成小雏囊。已成长的泡囊内没有多细胞核的胚母细胞 ,但有许多胚细胞团 ,它们也是大量分散地向囊外移行如同母囊一样。本寄生虫具有泡状蚴的基本特征 ,如泡囊内有行无性增殖的胚细胞组织 ,增生的胚细胞向囊外转移及引起宿主免疫反应 ,受白细胞、淋巴细胞及结缔组织的包围产生新泡囊 ,等等。但本虫种泡状蚴无论在早期母囊结构 ,或雏囊形成方式 ,均与具泡状蚴结构的多房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Leuckart,186 3和西伯利亚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sibiricensisRauschandSchiller,195 4)的幼虫期十分不同。由于呼伦贝尔泡状蚴的成虫期尚未获得 ,故且先以呼伦贝尔泡状蚴命名 (唐崇惕等 ,2 0 0 1)。  相似文献   
6.
人兽共患泡状(多房)棘球蚴病的病原种类,一向人们都认为只有多房棘球绦虫一种,其中包含分布在不同地区的2—3个地理株(或亚种)(Vogel,1957;Kumaratilake and Thompson,1982;Miyazaki,1991;等)。但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却存在着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的所谓三个“地理株(或亚种)”: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冻土地带的西伯利亚棘球绦虫和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它们在内蒙古不仅存在于同一流行区,而且成虫常混合感染于同一终宿主沙狐的体内。2001年,作者再次检查呼伦贝尔的沙狐151只,从中检出19只感染有泡状棘球绦虫成虫,其中有9只混合感染上述的不同形态的三虫种。观察了它们成虫的埋蜡连续切片的制片,说明它们的子宫是各有稳定不变的结构。这三虫种经人工感染数百只实验鼠,比较观察了各虫体幼虫期大量的埋蜡连续切片,再次证实此三虫种在中间宿主鼠类体内发育的幼虫期,是各有一定的结构和发育格式。本文着重介绍欧洲型多房棘球绦虫的成虫子宫结构和它幼虫期发育。  相似文献   
7.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捕获的沙狐(Vulpes corsac)小肠中收集到的西伯利亚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的成虫,经人工感染实验小白鼠,用在小白鼠体内发育的两种泡状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的微量物质,分别经腹腔接种到实验室饲养的长爪沙鼠(Meriomes unguiculatus),结果再次证实此两种棘球绦虫具有完全不同发生形式的泡状蚴和不同的宿主反应以及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种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流行有与在前苏联广泛分布的泡状棘球蚴其成虫具球形子宫相似的病原,过去称之为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我们在比较研究了它与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规律,及成虫和幼虫期的结构之后,发现两者之间有极大差异,认为不能再用多房棘球绦虫称呼之。最近,我们用内蒙古的苏俄型泡状棘球蚴人工感染4只羊羔,全部阴性不能发育,说明内蒙古的本虫种不同于所谓幼虫期可以在牛羊发育的"哈萨克亚种"。为了纪念前苏联学者最早发现和叙述本种成虫,兹暂定名为苏俄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russic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9.
目的Rausch and Schiller(1954)在美国阿拉斯加白令海峡St.Lawrence岛从北极狐(Alopex lagopus)和雪撬狗(sledge dogs)发现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 sp.nov.),但诸多学者认为E.sibiricensis Rausch et Schiller,1954是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的地理株(或亚种)(Vogel,1957;Skrjabin and Abuladze,1964;Kumaratilake and Thompson,1982;Meyajaki,1991等)。于1985-2002年间,作者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多年进行泡状棘球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病原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鼠类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发现该地区同地点存在有北美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种不同"地理株",而且三种成虫常混合感染于同一终宿主沙狐(Vulpes corsac)的体内,它们的幼虫期也存在于当地的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2001年,作者再次检查当地沙狐151只,从中检出19只感染有泡状棘球绦虫成虫。含成熟虫体的13只阳性沙狐中,感染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有11只,其中2只单独感染此虫种,另9只还混合感染了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虫种。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泡状棘球蚴病原中,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是优势种,它在终宿主沙狐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都高过其他虫种。本文着重介绍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的成虫子宫结构和它幼虫期在野外布氏田鼠及人工感染实验鼠体内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0.
人兽共患泡状(多房)棘球蚴病的病原种类,一向人们都认为只有多房棘球绦虫一种,其中包含分布在不同地区的2-3个地理株(或亚种)(Vogel,1957;KumaratilakeandThompson,1982;Miyazaki,1991;等)。但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却存在着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Leuckart,1863)的所谓三个“地理株(或亚种)”: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冻土地带的西伯利亚棘球绦虫和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它们在内蒙古不仅存在于同一流行区,而且成虫常混合感染于同一终宿主沙狐的体内。2001年,作者再次检查呼伦贝尔的沙狐151只,从中检出19只感染有泡状棘球绦虫成虫,其中有9只混合感染上述的不同形态的三虫种。观察了它们成虫的埋蜡连续切片的制片,说明它们的子宫是各有稳定不变的结构。这三虫种经人工感染数百只实验鼠,比较观察了各虫体幼虫期大量的埋蜡连续切片,再次证实此三虫种在中间宿主鼠类体内发育的幼虫期,是各有一定的结构和发育格式。本文着重介绍欧洲型多房棘球绦虫的成虫子宫结构和它幼虫期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