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季朝亮 《山东医药》2006,46(1):64-65
奥扎格霄钠是近年研制的特异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亦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与常规药物治疗者比较,其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7岁.因恶心、呕吐10小时伴言语不清、意识障碍、排尿困难7小时于1998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于12小时前食用水煮柞蚕蛹,10小时前出现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随后被家人送来门诊,以"食物中毒”给予对症处理,恶心、呕吐症状减轻.7小时前病人逐渐出现意识不清、站立不稳、排尿困难,并进行性加重.经导尿及静脉滴注维生素C、维生素B6等药物治疗后转入病房.  相似文献   
3.
目的因脑卒中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与帕金森氏病(PD)不同,故本文主要探讨脑卒中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从病史、症状、体征分析,并经颅脑CT和/或MRI确诊为脑卒中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36例。结果全部患者均系中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病史,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见,病变性质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病变部位以尾状核、苍白球、内囊、壳核、中脑等基底节区和/或额叶白质小灶性病变多见。早期应用脑保护剂,活血化淤药物及血小板抑制剂可改善症状,而左旋多巴治疗效果不佳且毒副作用大。结论根据病情及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副肿瘤综合征的神经系统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ic Syndrome)是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肿瘤未转移的情况下引起的远隔自身器官功能的异常改变。副肿瘤综合征可影响到体内的许多器官和组织,如内分泌、神经肌肉、结缔组织、血液系统和血管,导致相应器官组织异常改变,并非是恶性肿瘤直接转移或浸润所影响的远隔自身器官。其中,发生在神经系统如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病变,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NPS)。其发生率较低,并因肿瘤类型的不同而异。但由此综合征所造成的损害而出现的临床表现较肿瘤本身更早,也可更为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对此综合征要高度重视,一旦诊断确诊后或高度疑诊此病时,应积极寻找恶性肿瘤的证据。所以,NPS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4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早期血清镁浓度降低,发病12小时~24小时降至最低.而低镁是导致AMI早期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镁盐治疗可降低心律失常,尤其是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LEMS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8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以复视为首发症状,部分合并有睑肌无力。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或X线确诊为肺癌,3例患者经电刺激试验后显示高频重复电刺激波幅升高200%以上,6例(66.6%)手术后病理检查小细胞肺癌。结论 对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应考虑到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的可能,常规行神经电刺激实验和简单的胸部CT或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肿瘤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对脑血栓患者运用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本研究根据入选标准,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运用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  相似文献   
8.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是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对称性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大多数有家族史。面肩肱型为其中一类型。典型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结合临床、血清肌酶(CPK)测定、肌肉活检及基因检测诊断不难.而非典型患者早期诊断较困难。近年来,我们收治两家系6例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合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附92例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分析其相关因素并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至2005年10月住院的脑血管病2451例合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脑血管病合并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2%。感染部位下呼吸道43例次,占46.74%;上呼吸道19例次,占20.65%;泌尿道15例次,占16.30%;胃肠道感染9例次,占9.78%;皮肤软组织4例次,占4.35%。结论根据脑血管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点,必须加强对脑血管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严格注意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医生、护士的防护意识,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