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共观察复杂病变介入治疗 2 2 7例 ,处理靶血管 2 97支 ,靶病变 36 3处 ,对其临床资料、病变分布、病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 2 7例共置入支架 34 9个 ,病例成功率为 97.4%,病变成功率为 96 .1%,残余狭窄率为 1.7%± 7.5 %;82处长弥漫性病变置入支架长度为 34 .8± 11.95mm ,其中两个以上支架相连接 46处 ;76例完全闭塞性病变中 ,71例顺利通过导丝和球囊预扩张后置入支架 ,病例成功率为 93.4%;6例左主干病变均成功置入支架 ,病例成功率为 10 0 %;5例左室射血分数 (EF) <30 %者在IABP辅助支持下完成手术。结论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PCI,在严格手术策略、选择适当手术器械、提高手术技巧和方法、充分估计利弊得失等诸因素前提下 ,完全可以提高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劳累性心绞痛38例采用噻吗洛尔2.5-5mg, tid,共4wk;另12例采用普萘洛尔10-20mg, tid,共4wk。结果:前者显效率为79%,显著高于后者42%(P<0.05)。高血压病(Ⅰ,Ⅱ期)37例采用噻吗洛尔治疗,方法同上;另13例采用普萘洛尔20-40mg, tid,疗程亦4wk。结果:2组均有显著降压疗效(P<0.01),噻吗洛尔治疗后1h即获显效,普萘洛尔须24h才获显效。噻吗洛尔7%(5/75)、普萘洛尔4%(1/25)治疗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前者被迫停药,后者未停药。  相似文献   
3.
对 2 6例二尖瓣狭窄 (MS)合并心房颤动 (Af)患者 ,在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 (PBMV)前给大剂量肝素短程抗凝 ,并对其中 1 9例在术后即给予同步直流电复律。结果 二尖瓣口面积 (MVA)由 0 92± 0 2cm2 扩大至 1 95± 0 3 7cm2 ,左房平均压 (LAP)由 3 1 2± 1 2 7kPa降至 1 4 2± 0 85kPa,而左房内径 (LAD)由 52 7± 8 1mm缩小至 4 2 5± 5 9mm。 2 6例均无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并发症 ;1 9例术后即刻行同步电复律者 1 5例 ( 78 9% )复律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疗效。  方法 :9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尿激酶溶栓联合PCI(A组 )和直接PCI (B组 )。A组 50例患者接受尿激酶 150万单位或 2 0 0万单位治疗后 ,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以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TIMI)血流分级法评估 ,必要时做PCI。B组 46例患者直接PCI。比较两组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早期与最后心肌梗死面积 (2周后 )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结果 :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率A组为 94 0 % ,B组 95 7% ;两组患者首次造影时梗死相关动脉已达TIMI 3级血流者19例 (A组 13例 ,B组 6例 ) ,经PCI后变为TIMI 3级血流者 67例 (A组 3 3例 ,B组 3 4例 ) ;两组间术后 4周左心室射血分数无差异 ,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造影显示溶栓已达TIMI 3级血流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好于直接PCI者 ;两组早期及最后心肌梗死面积无显著性差异 ;住院病死率A组 4 0 %、B组 2 7% ,均未见严重出血风险。  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尿激酶溶栓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可使部分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尽早开通 ,有利于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对照,观察尿激酶溶栓加挽救性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疗效,旨为AMI的再灌注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NP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对186例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入院时测定其BNP值,并行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平均随访16个月,观察其死亡率,对BNP与死亡率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随访期间15例(8.0%)死亡.存活者的BNP均值显著低于死亡者(120 pg/ml对386pg/ml,P<0.01).BNP水平位于最高的四分位数的患者与低四分位数的患者相比,具有高龄、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特点,更可能患有心肌梗死及糖尿病等病史.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中,BNP水平位于第四个四分位数的患者与第一个四分位数相比,其死亡的危险比为2.4(95% CI:1.5~4.0,P<0.001). 结论:BNP是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其预后判断价值可能大于常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在应用非洛地平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对糖耐量减低的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并发糖耐量减低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6)和氟伐他汀组(n=61),对照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10 mg,1次/d),氟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氟伐他汀(40 mg,1次/d),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s-CRP和内皮功能等的变化。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hs-CRP[对照组:(2.9±1.5)mg/Lvs.(2.4±0.7)mg/L,P0.05;氟伐他汀组:(2.9±1.5)mg/Lvs.(1.3±0.4)mg/L,P0.0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对照组:(114±47)μg/Lvs.(98±28)μg/L,P0.05;氟伐他汀组:(118±46)μg/Lvs.(78±24)μg/ml,P0.0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对照组:(2 265±99)μg/Lvs.(190±56)μg/L,P0.05;氟伐他汀组:(230±97)μg/Lvs.(158±36)μg/L,P0.01]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氟伐他汀组hs-CRP及SICAM-1、SVCAM-1有更明显的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应用非洛地平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能明显减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糖耐量减低患者hs-CRP的水平并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栓治疗的疗效及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R)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就诊老年AF患者168例,口服阿司匹林100mg/d,2周后检测最大血小板聚集率(PAgM),根据PAgM从中筛选出AR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实验组20例,分别加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测定用药后血血栓素B2(TXB。)、尿11-脱氢-TXB2(11-DH—TX&)及PAgM。结果老年AF患者AR发生率为24.40%;非AR患者与AR患者比较,血TXB2、尿11-DH—TXB2及PAgM显著下降(P〈0.01);用药后,实验组ADPPAgM和AAPAgM水平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且较对照组用药后显著降低(P〈0.01),并无出血倾向(P〉0.05)。结论血TXBz、尿11-DH—TXBz及PagM可能为AR的预测因素;AR患者加服氯吡格雷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血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血栓性疾病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68例接受RFCA术的患者,在RFCA术前、心内电生理检查之后、成功消融放电即刻、术后24h,术后第3天和第7天,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凝血物质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platelet-granule membrane glucoprotein,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水平。结果:与穿刺血管之前相比较,血浆中D-二聚体在消融放电即刻达到高峰,于第7天降至穿刺血管之前的水平。GMP-140的浓度在术后第3天增至峰值,为穿刺血管前浓度的1.8倍。TAT呈现两次高峰:术后即刻第1次高峰(42.9±15.8ng/ml),术后3d第2次高峰(20.3±19.2ng/ml)。第2次高峰与EPS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CA可以引起血浆中凝血物质水平的显著增加,直接影响血凝状态。其致血栓形成可分两阶段,术后即刻的急性阶段和术后3d的延迟阶段。术中及术后监测D-二聚体、GMP-140和TAT浓度,有利于指导抗凝药物的应用和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