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患儿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未并发消化系统损害患儿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观察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急性肝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及肝脾肿大等,其中恶心呕吐最为常见,占31.03%,而肝脾肿大较少见,占3.45%;两组患儿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时间及抗生素应用起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存在发热、发热时间>7d及抗生素的应用起始时间>病程的第5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与发热、发热时间>7d、抗生素应用起始时间>病程第5d呈正相关(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以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特征,因易与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混淆,应加强消化系统监测,及时检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热、发热时间超过7d及抗生素的应用起始时间>病程的第5d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的独立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患儿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3-5mg/kg·min)、多巴酚丁胺3mg/kg·min).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每天应用12小时,以微泵控制输液速度,直至硬肿消失.结果:治疗组在复湿时间、硬肿开始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4.5%,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控制结核病的传染及流行 ,关键是彻底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 ,但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由于种种的原因大多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造成一定比例的传染源。本文就深圳市罗湖区 1995~ 2 0 0 1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 (以下简称项目 )期间 75例复治涂阳病例成因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 1995~ 2 0 0 1年项目期间登记管理治疗的复治涂阳病例资料完整的 75例病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及用药史 ,分析复治的形成原因。1.2 复治定义及疗效判定 按《项目工作手册》制定的标准 [1 ]。1.2 .1 复治涂阳 指以前曾接…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以口腔、手足等出现水疱为临床特征的常见疾病,通常由肠道病毒与柯萨奇病毒感染造成,易引发肺水肿、脑炎或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多半流行于夏秋季节,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二期手足口病指符合手足口病患者临床诊断,同时发现有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本区公务员和职员尿酸变化趋势和性别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干预.方法 电脑工程师把区公务员和职员体检近5年的尿酸值导入Excel数据库,根据年份、年龄段和性别分组,每组电脑随机抽取200人,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06-2010年区所研究人群中男性尿酸值呈逐步升高趋势(P<0.05);男性尿酸较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12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64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血管活性药物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3~5d。结果治疗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2006年深圳市罗湖区公务员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公务员系统人员健康状况。方法通过对计划参加2006年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查情况与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常规体检发现的主要疾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脂、肥胖、肝功能损害、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采用"应检人群检出率"、"实检人群检出率"和"各年龄组主要疾病检出率"、"各年龄组主要疾病检出数百分比"4项指标对体检结果资料进行多角度分析使分析结果更全面。结论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成为危害健康重要因素。采用多角度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助于对健康体检结果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5例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通过随访,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以是否死亡作为预后观察事件,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造成死亡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60.0%,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根据TOAST分型,心源型脑梗死及不明原因型脑梗死各有3例死亡,病死率分别为30.0%、37.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全部存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溶栓后的病死率高于没有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心源型脑梗死及不明原因型脑梗死病死率高,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牙齿缺失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90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牙齿缺失等情况,检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纤维蛋白原、肌酐等血清学指标,患者入院3d内完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和中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测定。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变量指标,组间频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行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低和缺牙数多(缺失≥8比≤7颗)与VCI的发生显著相关( P<0.01),体重指数、既往缺血性卒中及糖尿病史、同型半胱氨酸和hs-CRP 也与VCI的发生相关( P<0.10)。但是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缺牙≥8颗( OR=8.5,95%CI:2.6~28.6, p=0.001)与缺失≤7颗比,低收入水平(OR=62.7,95%CI:3.9~1018.1, p=0.007)与高收入相比,hs-CRP(OR=2.5,95%CI:1.1~6.3, p=0.04)高者更容易发生VCI。结论:牙齿缺失数多(≥8颗)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唐爱群 《健康大视野》2005,13(11):103-103
2000年1月~2005年5月,我科收治复方苯乙哌啶中毒32例,其中一次性超量误服22例,其余为治疗腹泻中蓄积中毒后收入儿科急救治疗。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