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批东乐膏烘烤前后冰片的含量.经计算,冰片的损失率为40.21%,50.14%,68.87%.结果还表明,随着室温升高,冰片的损失率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对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 hydrochloride,CPT-11)相关的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70只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半夏泻心汤高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以及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腹腔注射CPT-11溶液造模,根据组别和剂量分别对各组灌胃半夏泻心汤和5-氨基水杨酸。10d后麻醉处死大鼠取材,测量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大鼠肠道粪便中的菌群种类,采用香浓–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各组大鼠粪便样品中菌群的多样性。采用索雷森(Sorenson)指数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16S rDNA-PCR-DGGE图谱的相似性。结果 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增重缓慢,胃残留率升高,肠推进率降低,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降低,肠杆菌数量增多,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胃残留率降低,肠推进率提高,肠杆菌数量减少,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比较,半夏泻心汤与5-氨基水杨酸联合治疗后,大鼠的肠推进率提高,拟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乳酸杆菌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5-氨基水杨酸组、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半夏泻心汤中剂量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显著高于半夏泻心汤低、高剂量组(P<0.05);半夏泻心汤+5-氨基水杨酸组的菌群多样性指数、菌群相似性指数均显著高于5-氨基水杨酸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由CPT-11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缓解大鼠体质量下降的症状,使得模型大鼠胃残留率降低、肠推进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196 8年,kantrowitz[1] 等首次临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取得了成功,随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械和装置的不断更新,质量不断改善与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发症显著下降,现已成为抢救心源性休克、心脏直视手术后不能脱离人工心肺机或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危重病人的有效手段。最近,我科遇到1例高危冠心病人,术前心功能差(EF <30 % ) ,择期PTCA及支架术后第2天突发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经大剂量多巴胺并联用多巴酚丁胺,血流动力学仍难以稳定,立即决定应用IABP ,同时合用多巴胺2 0 μg/kg·min ,0 .5h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后间隔房室旁道所在区域解剖结构特殊,部分旁道经心外膜跨越房室瓣环,是该区消融困难的原因。本文报导5例心外膜旁道的射频消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前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月12月收治的6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和对照组(传统液体复苏组),每组32例。两组均在确诊后5min内完成基本抢救,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即初期快速输入复苏液体,快速输注林格氏液10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500ml(晶/胶比例为2-3:1),在止血前维持MAP在40-60mmHg,对照组则按常规快速充分输液。监测两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气、肝肾功能、PLT、APTT、PT、Hb等实验室指标,比较2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平均输液量、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
  白明显高于常规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红蛋白则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液体输入量为(1632±441)ml,对照组液体输入量为(2812±497)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愈32例(100%),发生ARDS 1例(3.13%),MODS1例(3.13%),死亡0例(0%);对照组治愈30例(87.5%),发生ARDS5例(15.62%),MODS 3例(9.38%),死亡2例(6.25%)。2组患者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术适用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前的救治,在手术止血后根据失血量的情况再进行充分液体复苏,可以提高妇产科失血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起搏器窦律优先功能和频率滞后功能在临床应用中对窦性心律的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定量研究感染伯氏疟原虫鼠对全身循环的影响和有关这一影响的其它发现,特别是鼠红细胞的原虫感染率对心血管系统和血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反复吸入七氟醚对成年大鼠海马和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Ⅰ组);单次吸醚组(Ⅱ组)。单次吸入浓度为2.4%七氟醚;反复吸醚组(Ⅲ组),连续5 d吸入浓度为2.4%七氟醚。每组随机取10只,测定海马和血小板线粒体的ATP的含量和SOD活力,另外10只予八臂迷宫行为学检测。结果单次或反复吸入2.4%七氟醚5 d后,与空白组相比,海马和血小板线粒体的ATP的含量和SOD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大鼠反复吸入2.4%七氟醚,对海马组织和血小板线粒体的SOD、ATP无明显影响,提示短期反复吸入七氟醚不会引起大鼠近期学习记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高瘦素血症与肾小球滤过率、人体指数及炎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50例病人,分别处于不同的肾功能衰竭阶段,对上述病人进行血清瘦素水平检测,同时进行GFR、BMI、tHcy、CRP的检测。结果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血清平均瘦素水平为20.8±1.9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0±1.0ng/ml)(p<0.0001)。肾脏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BMI(r=0.47;p<0.0001)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血清瘦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26,p<0.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瘦素与CRP(r=0.60;p<0.05)、tHcy(r=0.57;p<0.05)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导致的瘦素清除减少有关,体脂的增加及慢性肾衰患者的全身微炎症反应是引起高瘦素血症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胸腺切除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Fas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MG与Fas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7例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PBL中CD4^+CD8^+及Fas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行胸腺切除术组MG患者PBL中CD4^+CD8^+细胞比例升高,CD4^+CD8^+细胞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胸腺切除术组CD4^+CD8^+细胞比例较无行胸腺切除术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行胸腺切除术组MG患者PBL中Fas^+、CD4^+Fas^+细胞比例以及行胸腺切除术组Fas^+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胸腺切除术组MG患者PBL中Fas^+、CD4^+Fas^+及CD4^+Fas^+细胞比例低于无行胸腺切除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患者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胸腺切除可减少此异常。MG患者PBL表面Fas表达升高,可能反映体内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强。胸腺切除可降低PBL中Fas的表达,可能与治疗MG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