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南省黑热病已于1958年基本消灭,但作者等于1973、1977~1978年在洛阳、周口、新乡等地区仍发现有中华白蛉和鳞喙白蛉残存。因此,于1987年6~7月在我省的伏牛山区和豫东平原,选点对白岭残存情况进行了监测调查。调查方法在我省伏牛山区的渑池、卢氏、伊川县及黄  相似文献   
2.
雷氏按蚊嗜人亚种是南方各省的主要传疟媒介。我省自1979年在商城首次发现,后又在固始、淮滨市等地发现此蚊种。为了解该蚊种分布与恶性疟流行的关系,于1984年7~9月进行调查。 一、调查区概况 调查范围为桐柏山,大别山及其北麓丘陵区和淮河两岸平原区,包括唐河、桐柏、信阳、确山、正阳、新蔡、淮滨、固始、息县、罗山、潢川、光山、新县、商城等14个县。在北纬31°38′~32°44′和东经112°51′~115°10′之间,地  相似文献   
3.
婴儿新感染疟疾的调查,常被用来了解当地疟疾新感染程度,传播季节的起止时间及其消长过程①。我们在黄淮平原区作间日疟流行规律的调查中,对鹿邑县观堂公社婴儿新感染间日疟的情况,进行了连续8年(1971~1978)的观察。现将婴儿新感染出现的时间与当地间日疟传播期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鹿邑县观堂公社位于豫东平原低洼地区。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运动中,农田水利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开挖沟河甚多。这对粮棉超产上《纲要》起着重大作用。这些沟河多设有水闸,排蓄兼顾,平时水流极缓,河内水草丛生,几乎布满河面,成为该地唯一  相似文献   
5.
<正> 嗜人按蚊(A.anthropaphagus)是中华按蚊的近缘种。1984年柳朝潘等证明嗜人按蚊对恶性疟原虫的敏感性高于中华按蚊,为江淮间恶性疟的主要传播媒介,同年尤显策等在豫南14个县52个点开展该蚊  相似文献   
6.
间日疟的临床症状最大特征是:冷、热、汁、歇四个阶段,则诊断较容易。但近年来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报告日趋增多,给临床诊断和正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造成误诊和漏诊。我们在作河南间日疟虫株研究时,人工感染33例,其中2例呈现不典型临床症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 Giles,1901)是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水稻作物区的优势蚊种。我们自1971年至1977年在豫东平原水网区,对该蚊成虫的有关生态和稻田养鱼  相似文献   
8.
<正> WHO曾把流行于世界各地的间日疟的潜伏期概括为三个类型,即潜伏期短(12—20天)、初发后常复发且无长的潜隐期的热带型及潜伏期短(12~20天)、初发后经过一个长的潜隐期(7—13个月)后复发的温带型和潜伏期在6个月以上的长潜伏期型。1980年,张、程二氏第1次以人工感染的方法证明了我国流行的间日疟有长潜伏期虫株的存在嗣后,我们又  相似文献   
9.
<正> 实验室内中华按蚊产卵情况已有报道,在自然界该蚊产卵情况史冬元和江苏省阜宁县也曾作过初步观察。我们于1964年6—8月,1965年6—7月份在河南省信阳县鸡公山及1986年8—9月在河南省固始县力集对畜房和人房内中华按蚊的产卵情况作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柳条鱼(Gambusia affinis)又叫食蚊鱼,体长2~6厘米,属亚热带胎生鱼类。它具有体型小,繁殖快,适应性强,嗜食蚊幼虫的特点,且对环境无害。早在19世纪已被用来防制蚊类,近年来,由于蚊类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重新提倡用柳条鱼防制蚊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我们于1979年11月~1980年10月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