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后期马来丝虫残存微丝蚴血症者感染媒介按蚊的现场观察张富南1饶忠秀1卢素惠1张选明1侯崇华21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610041)2乐山市市中区卫生防疫站乐山市全福乡裕农、台子和石头村是马来丝虫病流行区,传播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195...  相似文献   
2.
用曼氏血吸虫成虫抗原(Sm31/32),在苏丹一个曼氏血吸虫病(无埃及血吸虫病)流行村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并与粪检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4.
四川省原30个流行县(市、区)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3年内实施巩固措施,经过15~18年病原学监测,在第1~6年检出残存传染源198例,分布特点为监测初期残存传染源少而分散地局限在少数村庄。分析认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针对原不同防治措施,实施巩固措施和进行人群横向监测与重点人群监测,可较迅速彻底地检出和消除残存传染源。在消灭丝虫病的过程中采用全民普服药盐的流行区,要充分重视重点人群,应将漏查漏治、原阳和疫点人群及迁入人口作为实施巩固和监测措施的重要对象;对未全民普服药盐的地区,应以横向人群监测、原阳复查和补查补治作为重要巩固和监测对策,从而尽快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在消灭丝虫病后,应以重点人群为主要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5.
6.
乐山市全福乡是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为当地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乐山市中区卫生防疫站1983年调查,该乡台子村、裕农村和石头村的微丝蚴率为1.6%,年底治疗微丝蚴血症者后中止了防治措施。我们1985年9月调查,微丝蚴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人员试图在体外培养微丝蚴,观察各种丝虫的发育阶段。Sawyer和Weinstein报道将犬恶丝虫微丝蚴成功地培育到腊肠期。Kharat等报道在含添加剂的Tc-199培养基内,斑氏丝虫微丝蚴可发育到腊肠期。Mak等人报道马来丝虫和彭亨丝虫的感染期幼虫在体外可培养到第四期和童虫期,并发现脱鞘是体外发育过程的必要条件。本文为研究含添加剂的各种培养基对体外斑氏丝虫微丝蚴培养和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丝虫病防治后期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传播作用.方法1984~1996年,在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马来丝虫病流行区,选定3个村为观察区,终止防治措施进行观察.结果人群微丝蚴率≤1.03%、微丝蚴密度大多≤10条/120μl的裕农和台子村,分别在5年和10年微丝蚴率和嗜人按蚊感染率均降为0;微丝蚴率1.36%,微丝蚴密度大多≤20条/120μl,有极少数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50条/120μ1)的石头村,于10年后仍有新检出病例和感染蚊,13年后微丝蚴率仍维持在0.27%.结论少数较高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作为嗜人按蚊感染源作用较强.但随着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陆续转阴,微丝蚴密度的降低,人们防蚊意识增强和社会与自然因素的制约,裕农和台子村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石头村丝虫病传播正趋于阻断.  相似文献   
9.
对乐山地区5个马来丝虫病流行村调查的结果表明,雷氏按蚊嗜人亚种的叮人率、人血指数和媒介能量分别比中华按蚊高0.7、5.1和10.6倍,对马来丝虫的自然感染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证明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为当地马来丝虫病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对脑型疟的处理情况,收集分析了肯尼亚Nakuru省医院1988年1~4月间作“脑型疟”处理的37份病历。所有病人的血涂片均发现恶性疟原虫,并有以下症状或体征的一项或多项:精神错乱、昏迷、多语和脑膜刺激症状。半数以上的病人有精神错乱、发热和头痛。最常见的体征为丧失定向能力,其次为脑膜刺激症状。有16%的病人无发热。初期的诊断各异,急性精神病占11%,抗氯喹疟疾占80%。鉴于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