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3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肝源性干细胞抗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C57BL/6小鼠分成2组,ConA模型组和干细胞干预组,干预组腹腔注射人肝源性干细胞,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干预12h后尾静脉注射ConA,注射ConA后分5个不同时间点(0h、3h、6h、12h、24h)分别处死小鼠,检测血清ALT、AST、TNF-α和IL-10的水平,检测肝组织TNF-α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程度。结果干预组小鼠(12h、24h)较模型组相比血清ALT、AST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坏死程度明显减轻;干预组小鼠(3h、6h、12h)血清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IL-10(6h)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TNF-α和IL-10的mRNA水平变化与血清基本一致;TUNEL染色显示干预组小鼠(12h、24h)肝组织凋亡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人肝源性干细胞抑制促炎因子释放、促进抑炎因子表达及抗凋亡作用可能是其保护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键合表阿霉素纳米胶束(EPI-NPs)在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肝内的分布及药效.方法 制备具有靶向控释作用的EPI-NPs,Walker-256细胞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通过肝动脉灌注给药(EPI含量均为2 mg/kg),利用组织荧光和匀浆荧光技术对比分析EPI-NPs和表阿霉素(EPI)在肝内的分布特点,并作药效对比.结果 EPI-NPs组肿瘤组织的EPI荧光强度高于肝组织(P<0.05),而EPI组则表现为平均分布;EPI-NPs组在肿瘤及肝内的EPI荧光强度均高于EPI组(P<0.05).EPI-NPs组大鼠肝移植瘤的体积抑瘤率及质量抑瘤率分别为72.96%和68.19%,EPI组的体积抑瘤率及质量抑瘤率分别为39.16%和35.3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NPs组生存率高于EPI组(P<0.05).结论 EPI-NPs具有良好的肿瘤组织靶向性和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3.
盲肠多发憩室是一种少见的肠道疾病,被认为是先天形成,大部分是真性憩室一即具有肠壁的全层。大部分憩室性疾病病人不表现出与其病变部位相关的特异症状。部分病人可以同时合并盲肠憩室炎,症状酷似阑尾炎,病人的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变化很大。病人可诉上腹疼痛,恶心及呕吐,疼痛转移至右髂窝处。依病情局限或弥漫,病人可有低热,中度腹部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等不同表现,白细胞增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盲肠多发憩室合并盲肠类癌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病人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13%-40%。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①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③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38℃,局部有压痛。④再次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⑤临床诊断基础上,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TME技术在直肠癌根治术48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铜军  王权  李博 《腹部外科》2006,19(2):82-83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9月~2005年3月遵循TME原则对48例直肠癌病人实施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行M iles手术者8例,行前切除术者40例。其中,行超低位结肠肛管端端吻合术及回肠临时造口术者4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22个月,均无肿瘤局部复发。行前切除术的40例无吻合口瘘发生。有1例在术后1个月行盆腔放疗,因肠管广泛损伤、肠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TME技术易于掌握,解剖层次清晰,肿瘤局部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与吉林省肿瘤医院两个中心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在术前随机分为2组(PN组60例、EN组60例),并在术后分别应用PN、EN2种方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7d,能量供给为104kJ(25kcal)/(kg.d),术前和术后3d、5d、7d测定血浆白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结果:术后第5天,EN组血浆白蛋白升高,免疫功能指标较PN组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EN支持能更好地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1月到10月间,我科收治的6名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检查、术中所见、治疗方法、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4例行根治切除,2例行姑息性手术,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1例行姑息性手术患者正在服用靶向治疗药物格列卫。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手术原则,对于这样的病人外科医生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张凯  李博  洪洙  苏博伟  刘铜军 《吉林医学》2007,28(11):1287-1288
目的:探讨CO2激光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可行性。方法:163例患者均局部浸润麻醉,内口位于肛管直肠环下方128例,一次性使用CO2激光切开内口及脓腔,充分引流脓汁;内口位于肛管直肠环上方35例,激光切开结合内口挂线术。结果:163例均在2~4周全部治愈,随访1年,其中21例失随访,其余142例未发现脓肿复发或肛瘘形成。结论:准确找到内口是CO2激光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于威  赵俊英  王磊  刘铜军 《吉林医学》2008,29(22):2141-2142
外科手术常常会追求一次完全、彻底清除病灶,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病人免受二次手术打击,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临床上常有由于一期手术时间过长或打击过大造成死亡的病例,有的患者术后出现肠瘘等严重的并发症。笔者结合有关文献,按照损伤控制性手术(DCS,damage control surgery)原则对患者进行了手术,不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现通过对两个病例的分析并结合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激光吻合血管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本荣  刘铜军 《普外临床》1992,7(6):346-3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