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2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7月1日~2002年12月31日43例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0/43),术后30d死亡率4.7%(2/43),术后总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32/39)、51.7%(15/29)及31.3%(5/16)。结论:同时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肺癌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男,52岁。于1998年10月9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加重10d,现能进流质饮食。查体无异常。钡剂食管造影检查:食管胸中段T6-T8水平有一长8cm的充盈缺损,中部有一龛影,3cm×0.5cm,管壁僵硬,黏膜中断。纤食镜检查:距门齿28-35cm处见累及食管3/4周的溃疡型肿物,以右侧壁为主,溃疡3cm×1cm×0.5cm大小,表面覆以灰白苔,毛刷细胞学查到鳞癌细胞。术前,诊断为胸中段食管癌(溃疡型)。于1998年10月16日在全麻下经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的适应证、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本院1989年7月—1999年8月,52例接受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1/52),主要为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术后30天内死亡率5.8%(3/52)。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44/49)、56.7%(17/30)及33.3%(7/21)。结论:气管支气管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肺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又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随着麻醉技术和外科技术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30天内死亡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约占肺癌的 70 % ,就诊时多属中晚期 ,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与组织学类型、病变分期有关。近年来多数研究结果证明 ,细胞角蛋白 19(CYFRA2 1-1)在肺癌患者的血清含量中最高 ,尤其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更明显。为此 ,我们使用法国 CIS公司提供的 CYFRA2 1-1试剂盒 ,检测了 7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 CYFRA2 1-1含量 ,以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79例中 ,男性 5 8例 ,女性 2 1例 ;年龄2 5~ 74岁 ;均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鳞癌 3 5例 ,腺癌 3 3例 ,其他类…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m管密度(MV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52例NSCLC组织中uPA、PAI—1、VEGF和MVD的表达水平。结果:uPA、PAI—1、VEGF和MVD在NSCL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是TNM分期(P〈0.001)、肿瘤侵犯程度(P=0.034)、uPA表达(P=0.048)、VEGF表达(P=0.047)。多因素分析表明VEGF高表达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3)。结论:uPA、VEGF高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促进了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6.
左胸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附183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性分析1835例左胸、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后痊愈出院1806例,临床治愈率为98.42%。围手术期死亡29例(1.58%)。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有转移者765例,总转移率为41.69%,分组标记证实颈、胸、腹三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63%(85/1835)、41/52%(762/1835)、19.29%(354/1835),残端癌发生率为1.63%(30/1835),术后EKG异常者较要前增加20.11%(186/183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15.75%(289/1835)。表明左胸、左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食管癌病灶切除彻底、残端癌发生率低、严重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5例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BAC)19例Ⅰ期普通肺腺癌(AC)细胞的DNA指数、增殖指数(PI)、总S期细胞比例(SPF)和凋亡细胞比例(PA)。结果 两者PI和SP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C的PA明显高于AC(P〈0.05)。提示早期BAC的恶性倾向低于普通AC。  相似文献   
8.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36例肺癌患者进行肺内多站淋巴结(原发肿瘤所在叶和非原发肿瘤所在叶12组、13组)清扫,探讨非原发肿瘤所在叶、段支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5~75岁,中位年龄56.6岁.腺癌22例,鳞癌13例,大细胞癌1例;按2009年UICC标准分期,Ⅰ期7例,Ⅱ期9例,ⅢA期20例.其中左肺上叶切除11例,下叶切除6例,右肺上叶切除5例,中下叶切除2例,中叶切除4例,下叶切除8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single utility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SP-VATS)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施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95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6.3±20.2岁。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中转开胸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支气管胸膜瘘、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95例胸部肿瘤手术中后纵隔肿瘤4例,前纵隔肿瘤7例,壁胸膜肿瘤4例,肺大疱9例,肺部良性肿瘤23例,肺癌48例,肺癌楔形切除40例,肺癌肺叶切除8例,肺癌楔形切除原因是高龄患者或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本组患者术后疼痛小,尤其是咳嗽时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时间(38.6±23.5)min,术中出血量(43.5±32.2)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2.8±2.1)d,术后住院时间为(6.5±3.3)d。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失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初期适用于较小的纵隔肿瘤及肺楔形切除术,熟练掌握后可应用于肺癌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D44V6 mR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及其与CK19 mRNA在外周血中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癌组织中CD44V6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4V6 mRNA与CK19 mRNA的表达情况.采集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正常肺组织和外周血作对照.结果 CD44V6 mRNA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正常肺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各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44V6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阳性表达率在各病理分期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 mRNA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与外周血中表达呈正相关,NSCLC外周血中CD44V6 mRNA与CK19 mRNA表达呈正相关;CD44V6 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5.0%,优于单基因检测(P<0.05).结论 NSCLC外周血中CD44V6 mRNA的高表达与其侵袭转移有关,CD44V6 mRNA可作为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肿瘤标志物,并有望成为判定NSCL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CD44V6 mRNA与CK19 mRNA联合检测可提高NSCLC血行微转移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