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二维超声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血流受阻程度,也可应用于对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进行颈动脉监测.目的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神经科.对象选择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10/2004-09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180例被试者,为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查体者.将180例被试者分为正常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50例)和高血压并脑卒中组(100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对所有受试者采用二维超声显像多普勒脉冲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动脉分叉.计算中层内膜厚度、管腔内径、斑块发生率及Crouse积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0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正常组低于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卒中组(33.3%,68%,97%,P<0.01),软斑及出血斑在高血压并脑卒中组显著增加.②Crouse积分正常组低于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卒中组(0.95±0.82,6.62±4.14,22.05±11.32,P<0.01).③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在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最多,其次颈内动脉.结论二维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为无创性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一种有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可作为了解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程度的方法,并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酸性磷脂(A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93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根据发病后48 h内病情变化分为PCI组(35例)和非PCI(NPCI)组(58例).检测两组发病后6 h、24 h、3 d、7 d、14 d、21 d血浆LPA和AP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50人)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I组与NPCI组患者发病6 h~14 d时血浆LPA、AP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1);与NPCI组比较,PCI组患者发病6 h~14 d时血浆LPA、AP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 ACI患者血浆LPA和AP水平均增高,其中PCI患者血浆LPA、AP水平较NPCI患者更高.血浆LPA、AP水平可提示ACI患者病情进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肝豆状核变性的磁共振影像学所见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以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变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为特征的疾病。HLD的磁共振影像(MRI)研究较少,自1990年以来笔者观察了12例HLD患者的MRI改变,为研究HLD患者MRI表现与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们前瞻性研究中风病人的膀胱功能,以判定中风发生后尿失禁的机制。 选入51例近期患单侧半球缺血中风恢复期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尿失禁的19例病人进行尿动力学研究。 51例中19例患尿失禁,尿失禁与病灶的大面积梗塞、失语、认识力损害和一般状况差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中风发生的左右侧别及中风发生到进入研究的时间无关。19例尿失禁病人进行尿动力学研究,发现反射性膀胱37%,正常占37%,无张力性膀胱20%,逼尿肌、括约肌失调5%。所有尿动力学检查异常者有失语、痴呆或严重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始,我们采用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桥脑血管病与失语聊城地区东昌医院(252000)张洪军李福康*赵彩君刘少河毛淑芹*蔡增强近年来,我们收治93例桥脑血管病患者,其中4例出现失语。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47~68岁。临床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或(和)不能(书写功能正...  相似文献   
7.
刘少河  安学林 《临床荟萃》1996,11(14):655-656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一种严重并有潜在危险的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共至猝死。我院自1992年6月~1994年3月对住院确诊的UAP患者给予肝素、镁极化液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并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方法:将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组50例,高血压病并脑卒中组100例;采用二维超声显像多普勒脉冲检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颈动脉分叉(BIF),计算中层内膜厚度、管腔内径、斑块发生率及Crouse积分.结果: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在正常组、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病并脑卒中组依次为23.3%、68.0%、97.0%(P<0.01).软斑及出血斑在高血压病并脑卒中组显著增加.Crouse积分三组分别为19.0、132.4、441.1.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以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最多,其次为颈内动脉.结论:二维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为无创性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一种有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可作为了解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程度的方法,并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背景:二维超声检测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血流受阻程度,也可应用于对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进行颈动脉监测.目的: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神经科.对象:选择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10/2004-09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180例被试者,为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查体者.将180例被试者分为正常组(30例),原发性高血压组(50例)和高血压并脑卒中组(100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对所有受试者采用二维超声显像多普勒脉冲检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动脉分叉.计算中层内膜厚度、管腔内径、斑块发生率及Crouse积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80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正常组低于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卒中组(33.3%,68%,97%,P<0.01),软斑及出血斑在高血压并脑卒中组显著增加.②Crouse积分:正常组低于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并脑卒中组(0.95&;#177;0.82,6.62&;#177;4.14,22.05&;#177;11.32,P<0.01).③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在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最多,其次颈内动脉.结论:二维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为无创性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一种有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可作为了解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程度的方法,并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少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74-3975,3977
目的 探讨脑血管支架置入对脑梗死的预防作用,为脑梗死的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54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是否接受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的意愿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措施;B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措施.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情况,并进行NIHSS评分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与B组(常规内科治疗)相比,A组(脑血管支架置入)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脑梗死再发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未有脑梗死发作;术后3个月B组(常规内科治疗)患者有1例再发脑梗死;术后6个月,B组(常规内科治疗)患者共有2例再发脑梗死,而A组(脑血管支架置入)未有再发脑梗死发生.结论 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对脑梗死患者再发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