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急性期往往病情较重,病程进展快,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以急性起病、阵发性喘憋、明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哮鸣音为主要特征,且容易合并心力衰竭。肺循环障碍是喘憋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治疗中既要重视病因治疗,又要重视解除支气管痉挛以改善通气功能,以及解除肺循环障碍,改善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2.
丙种球蛋白治疗水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水痘的疗效。方法:84例水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维生素C、更昔洛韦;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水痘结痂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静注丙种球蛋白能提高水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急性期往往病情较重,病程进展快,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均以急性起病、阵发性喘憋、明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哮鸣音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水痘的疗效。方法:84例水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维生素C、更昔洛韦;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水痘结痂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静注丙种球蛋白能提高水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儿童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在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皮肤疱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等主要症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同期另给予特布他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气道炎症相关因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OS、IL-2低于对照组,IL-4、FEV1、PEF、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咳嗽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采取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同时口服盐酸氨溴索糖浆,观察组则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止咳,期间禁止进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疗程均为1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既可以消食化积,又有止咳化痰之功效,且治疗小儿咳嗽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热惊厥(FC)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占小儿惊厥的50%,大多数患儿具有近期疗效好,远期预后好,但部分病例可转变为癫痫,遗留智力低下及行为异常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3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中30例有颅内出血,2例病初期头颅CT未见异常,于惊厥反复发作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现象(CT证实为颅内出血)。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