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其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 将2008-2013年医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和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同期住院急性肾炎综合征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肾炎占22.1%,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肾炎血清补体高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补体恢复时间、血尿持续时间、高血压持续时间均短于链球菌感染后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正成为儿童急性肾炎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相比,其血清补体水平下降相对较轻,血尿、高血压、血清补体恢复正常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膳食回避治疗婴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胃肠功能紊乱的婴儿,随机分成膳食回避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同时进行大便乳糖检测。膳食回避组采用膳食回避,对照组采用原饮食方案,对症治疗两组相同。结果膳食回避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15例,大便乳糖阳性5例;对照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14例,大便乳糖阳性6例。膳食回避组症状明显改善13例(65%),有效6例(30%),无效1例(5%),总有效率95%;对照组症状明显改善0例,有效1例(5%),无效19例(95%),总有效率为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4,P=0.00),40例婴儿胃肠功能紊乱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升高29例,占72.5%,大便乳糖阳性11例,占2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测定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sG在婴儿胃肠功能紊乱中有重要意义,膳食回避治疗婴儿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合并高凝状态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存在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对照组20例,常规使用激素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0.01 ml·kg-1·d-1,腹壁皮下注射,1次/d,疗程4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胆固醇均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均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则无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无变化(P>0.05).结论 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低分子肝素,在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胆固醇方面疗效更显著.同时改善高凝状态,出血危险性小,无需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孤立性血尿患儿胡桃夹现象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使用腹部B超测量 87例孤立性血尿患儿和 84例正常组患儿卧位和直立位左肾静脉内径。结果 胡桃夹现象在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正常患儿中的发病率分别为 3 9 6% ,3 0 7% ,6 0 %。胡桃夹现象患儿卧位时非肾小球性血尿组左肾静脉内径比值与肾小球性血尿组、正常组比较P >0 .0 5 ,无显著差异 ;直立位非肾小球性血尿组左肾静脉内径比值与其他两组比较P <0 .0 5 ,有显著差异。非肾小球性血尿组 1例合并尿路感染 ,1例合并特发性高钙尿症 ;肾小球性血尿组 5例行肾活检 ,诊断IgA肾病 3例 ,薄基底膜病 2例。结论 胡桃夹现象不仅见于非肾小球性血尿患儿 ,亦见于肾小球性血尿患儿和正常儿童 ,胡桃夹现象可与其他引起血尿的原因并存。超声诊断胡桃夹现象时应注意观察直立位左肾静脉受压情况  相似文献   
5.
小儿再发性腹痛 (recurrentabdominalpain ,RAP)系指患儿病程 3个月以上 ,病程中至少有 3次以上的腹痛发作[1] 。该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因其反复发作 ,常规治疗得不到理想的疗效 ,使患儿身心健康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又因其病因涉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关系,指导其临床防治。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再发性腹痛患儿,经消化道钡餐、胃镜、腹部B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腹痛1组和腹痛2组,分别60例和40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腹痛1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54例,占90%,其中蛋清/蛋黄49例、牛奶41例;腹痛2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35例,占87.5%,其中蛋清/蛋黄30例、牛奶29例;对照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7例,其中蛋清/蛋黄15例,牛奶14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1组根据检验结果,对相关食物进行回避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35例,症状有改善9例,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6例,总有效率73.33%;腹痛2组总有效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再发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再发性腹痛患儿有必要进行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并进行食物回避治疗。  相似文献   
7.
余咏文  张强英 《海南医学》2009,20(11):125-126
目的探讨儿童孤立性血尿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血尿的患儿进行肾穿刺,肾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结果32例患儿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例,IgA肾病8例,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薄基底膜肾病(TMN)2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2例,Alport综合征1例。结论本组病例主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小球轻微病变。  相似文献   
8.
血、尿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检测对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对糖尿病组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血、尿 β2 MG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患儿血 β2 MG(32 15±110 0 ) μg/L ,尿 β2 MG(4 16± 2 91) μg/L ;对照组血 β2 MG(190 8± 85 2 ) μg/L ,尿 β2 MG(178± 12 9) μg/L ,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糖尿病病程 <5年组血 β2 MG (2 6 0 4± 910 ) μg/L ,尿β2 MG(386± 2 91) μg/L ;>5年组血β2 MG(3415± 136 1) μg/L ,尿 β2 MG(10 12± 94 5 ) μg/L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结论 血、尿 β2 MG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白介素-6(IL-6)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肯定意义的细胞因子之一。该文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尿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初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38例,分别于足量激素治疗前和足量激素治疗8周后(或尿蛋白转阴2周后)用ELISA方法检测血、尿中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比较激素敏感组和激素耐药组血、尿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结果:激素治疗前,激素敏感组和激素耐药组血IL-6分别为118.74±31.18 ng/L和129.62±28.14 ng/L,均较对照组35.13±16.21 ng/L显著升高(P<0.05),激素敏感组和激素耐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激素治疗前激素敏感组和激素耐药组尿IL-6分别为14.19±4.87 ng/L和22.54±5.35 ng/L,均较对照组3.62±1.87 ng/L显著升高(P<0.05),而激素耐药组和激素敏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治疗8周后,激素敏感组血、尿IL-6分别为41.68±18.94 ng/L和5.11±1.31 ng/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激素耐药组血、尿IL-6水平分别为115.53±24.65 ng/L,20.74±3.21 n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尿IL-6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性的判断和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8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关系。方法:对43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胃黏膜培养上清及血清中IL-8的含量,并比较Hp感染与非Hp感染患儿胃黏膜及血清中IL-8含量的差异。结果:Hp感染患儿胃黏膜中IL-8含量显著高于非Hp感染患儿(P0.05)。Hp感染组根治Hp治疗前后血清IL-8含量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Hp感染可以诱导胃黏膜炎症细胞合成IL-8,IL-8在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