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南郑县1998年以来碘缺乏病控制情况的监测,评价防治效果,为未来南郑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和"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对居民食盐含碘量、8-10岁儿童尿碘值、甲状腺肿大率进行了调查。结果监测数据表明,南郑县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由1998年的87.5%上升到2008年的97.9%,2006-2008年全县碘盐覆盖率达到100%;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在178.26-377.14μg/L;儿童检出甲状腺肿大率由1998年的10.8%下降到2008年的4.2%。结论南郑县的碘盐质量得到了保证,碘缺乏病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疗保险的全民化,各种医疗保险层出不穷,参保就医的患者逐渐覆盖医疗市场,由于参保患者对地区医疗保险政策的不了解,医务人员的保险知识匮乏,宣传介绍工作的不仔细,由此带来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针对临床开展此项工作遇到的问题,2008年3月~2010年5月,我们收治参保患者597例,针对医疗保险患者住院就医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病人心脏重构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92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3组,各64例。在病人常规对症治疗且病情稳定后,分别给予福辛普利(福辛普利组)、美托洛尔(美托洛尔组)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联合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3组病人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功能改变及血浆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病人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均优于福辛普利组、美托洛尔组(P0.05)。且治疗后3组病人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水平均明显降低,联合组各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优于福辛普利组、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可逆转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在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进展效果评价中应用。方法 收集经多排螺旋CT检查发现CAS斑块的220例CHD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次,1次/d) 阿司匹林,随访12个月后CT复查斑块情况,根据治疗期间的用药情况分为间断用药组(n=94)、规律用药组(n=126),比较两组血脂改善情况,分析治疗前后斑块体积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规律用药组TC、LDL-C水平较间断用药组显著降低 (P<0.05);治疗后,规律用药组各种斑块体积均显著缩小,其中低密度斑块体积、斑块总体积均显著小于间断用药组(P<0.05);斑块总体积与TC、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够调节血脂水平,缩小CAS斑块体积;CT可定量、定性评价CAS斑块变化,有效监测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在进行胃癌筛查过程中,分析胃蛋白酶原Ⅰ (PGⅠ)以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胃癌患者1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20例,胃溃疡患者23例,浅表性胃炎患者25例以及健康体检人员80例.利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实验人员的PG Ⅰ与PGⅡ含量,最终得出PGR.结果 PGⅠ:胃癌37.13±18.59ng/mL;萎缩性胃炎39.27±16.29ng/mL;胃溃疡180.42±61.27ng/mL;浅表性胃炎128.12±14.65ng/mL;健康体检人员120.19±16.96ng/mL;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胃癌组以及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低于其明显(P <0.05);PGⅡ:胃癌20.67±9.59ng/mL;萎缩性胃炎患者16.35±16.89ng/mL;胃溃疡患者22.95±13.46ng/mL;浅表性胃炎8.05±4.04ng/mL;健康体检人员11.85±9.65 ng/mL;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G Ⅰ与PGⅡ阳性检出率方面,胃癌组与萎缩性胃炎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对体检人员的PG Ⅰ与PGⅡ进行测定,对于胃癌疾病以及萎缩性胃炎疾病的筛查以及诊断能够提供充分依据,表现出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oluble tumorigenesis suppressor protein 2, sST2)联合H2FPEF评分对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接受治疗的HFpEF患者162例,另选同期82例无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sST2、B型利钠肽(BNP)及H2FPEF评分。所有受检者均出院后随访1年,记录包括全因死亡、心血管病死亡、HF再住院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发生情况。结果HFpEF组sST2、BNP、左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 LAVI)、H2FP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sST2与其有一定相关性。sST2、BNP、H2FPEF评分对于HFpEF患者1年MACE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1、0.785、0.742(P<0.001)。sST2>28ng/mL和H2FPEF评分>3者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两项均高者有更高的MACE发生率(P<0.001)。结论sST2与H2FPEF评分可用于HFpEF患者的预后评价,sST2联合H2FPEF评分对HFpEF患者1年MACE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对冠脉斑块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测定62例CHD患者(CHD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细胞检测和血糖、血压、血脂、肝肾功等生化指标。根据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n=35)和稳定斑块组(n=27); 根据入院时PLR值分为低PLR组(n=30)和高PLR组(n=32)。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分析PLR对CHD患者斑块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各组高血压病史(0,40.74%,48.57%),糖尿病病史(0,18.52%,42.86%),CRP(8.54±1.57,9.39±1.84,10.70±2.56)mg/L,Scr(50.84±10.87,61.27±13.16,75.18±15.54)μmol/L,BUN(5.37±0.50,6.91±1.17,8.48±2.05)mmol/L,FIB(2.76±0.39,3.14±0.54,3.36±0.66)g/L,PLT(181.43±43.48,229.26±50.87,238.47±47.93)×109/L,LYM(2.23±0.65,1.86±0.62,1.80±0.77)×109/L和PLR(95.75±24.72,112.43±24.48,131.83±26.8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为3.4662.96,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RP(OR=2.29,95CI%:1.78~2.74),FIB(OR=2.03,95CI%:1.18~2.86)和PLR(OR=3.25,95CI%:1.88~4.61)均是CHD患者冠脉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0.004,0.000)。CRP,FIB和PLR联合预测CHD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1%和81.9%,均显著高于三个指标单独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P<0.05)。高PLR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47.0%,显著高于低PLR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43)。结论 PLR是CHD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9.
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迫切需要关注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干预,减少伴随多种代谢紊乱而增加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涉及的另一重要疾病状态,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医素[1].研究系回顾性资料分析,探讨血尿酸水平与MS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 PG)含量测定在胃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接诊的行胃镜检查的胃疾病患者150例,其中黏膜正常或者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共48例,其余102例为研究组,包括糜烂性胃炎15例、萎缩性胃炎23例、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癌13例。所有患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记录2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情况,并分析。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血清中PGⅠ、PGⅠ/PGⅡ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Ⅰ/PGⅡ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PG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加强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的测定,对于临床诊断胃部病变及病变部位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