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型疟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确诊,积极抢救,可导致死亡。我所近20年收治间日疟脑型者21例,现将其诊治情况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2.5~12岁者20例,另1例为41岁。发病时间为5~10月份。(二)主要临床表现:出现意识障碍等脑症状前,16例有发冷、发热等病史,5例  相似文献   
2.
在班氏丝虫病基本消灭后地区,人群微丝蚴与微丝蚴密度已无相关关系。淡色库蚊叮咬微丝蚴密度为120立方毫米血内一条的患者,仍能获得感染;叮咬微丝蚴密度为120立方毫米血内2条的患者时,蚊虫的最高感染度可达5条感染期幼虫。在微丝蚴率为0.56%的试验村内进行调查,采用I期、Ⅱ期幼虫发育至感染期幼虫的时间内淡色库蚊的存活概率作为校正值参与丝虫病季传播潜势的估算,结果为试验村内平均每人每季可受到淡色库蚊的12,384次叮咬,12次为感染叮咬,可接种34条感染期幼虫。  相似文献   
3.
实验表明,对班氏 mf(+)者40例和马来 mf(+)者98例检测,IFAT 获得阳性率分别为90%和94%,FLISA 为95%和94%,对非流行区健康对照者,检测假阳性率 IFAT 为3.6%,ELISA 为5.4%。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提示可用于丝虫病的免疫诊断。在基本消灭丝虫病11—14年的原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以 IFAT 检测的抗体阳性率原 mf(+)组为10%(6/61),原 mf(-)组为6%(3/45),儿童组为3.23%(1/31),非流行区对照组为3.6%(4/111);ELISA 的实验结果为原 mf(+)组抗体阳性率16%(10/61),原 mf(-)组18%(9/50),儿童组为14%(1/31)。ELISA 检测的三组人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仍高于非流行区人群的抗体水平(5.4%)(P<0.01,P<0.01)。IFAT 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0年以上,原班氏高度流行区的人群抗体水平已降至非流行区和正常人群水平。对两科方法联合应用于监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监测较单一方法为优,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敏感性提高至99.6%,特异性仍为90.8%,较适宜于对流行区人群的宏观监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残存微丝蚴血症的传播作用,1984- 1993年连续十年对原高、中度流行区的18 个村进行纵向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下降,分别由 1984 年的 017% 和 142 条/120μl,下降至 1991 年的 0034% 和 12 条/120μl,微丝蚴阳性村于第 2- 9 年降为0。32 例微丝蚴血症者,均于 3- 6 年内全部自然转阴。1988 年以来6 年中除1991 年在病家发现含 I期幼丝虫蚊 3 只外,各年均未发现阳性蚊。年传播潜势呈明显下降,在 1988- 1993年间除 1991 年年传播潜势 012 外,其余年份均为 0,结果提示,我省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地保护了流行区人民的健康。迄1987年底,全国864个流行县(市)中,已有781个(90.4%)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尚未治愈的各类晚期丝虫病人仍为数不少。晚期丝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淋巴水肿和象皮肿(四肢和阴囊等部位)、鞘膜积液及乳糜尿。治疗鞘膜积液一般采用鞘膜翻转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可在乡级医院进行。阴囊象皮肿采用手术整复的效果也很可靠。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方法尚在继续探索中,并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国内显微外科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已获相当进展,为探索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有效方法开辟了新途径。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稿,重点介绍近年来在晚期丝虫病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980~1982年先后在普查普治区,集体服药区和全民海群生药盐防治的三种不同措施的邹县、临沂、加祥、莒南、临朐等县,用薄膜过滤法对防治效果进行考核,并与厚血膜法比较,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微孔膜与核孔膜过滤法:取10ml特制注射器,先抽5%构橼酸钠液0.1ml防凝,由肘静脉取血  相似文献   
7.
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简称Bs)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生物杀虫剂,具有灭蚊效果好、作用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利用Bs灭蚊已成为蚊虫综合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影响Bs灭蚊效果的有关因素做一介绍。一、生物性因素研究表明,Bs对库蚊、按蚊、曼蚊、鳞蚊、阿蚊及脉毛蚊幼虫均有较高的毒效,对库蚊幼虫的毒效最高。淡色库蚊幼虫对Bs毒素的敏感性是中华按蚊幼虫的133~600倍、是白纹伊蚊幼虫的20~1075倍,是埃及伊蚊幼虫的1000~10000倍以上。大多数伊蚊属幼虫对Bs毒素的敏感性低,如埃及伊蚊、自纹伊蚊、带喙伊蚊等,但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丝虫病基本消灭后流行病学动态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山东省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4~1988年横向监测调查39个县(78个县次)、190乡(镇)、559个自然村,血检420999人,检出微丝蚴血症139人,平均微丝蚴率0.33‰,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0.63‰、0.38‰、0.19‰、0.04‰、0.05‰。纵向监测5个县的18个村,经5年血检其中有7个村降至0;有7个村仍各有1例未转阴者;共余4个村一直未发现微丝蚴血症。淡色库蚊自然感染率由1984年的0.13%降至0,血检1~10岁儿童53918人未发现微丝蚴血症。  相似文献   
9.
混合血液标本检查法已在丝虫病防治效果考核及调查中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该方法实际工作量的数学模式及组成混合标本最佳人数的求法。作者通过计算,列了一张不同微丝蚴率、不同人口数的单位内可估计出现病人数的表,还介绍了一种用查表后计算混合标本的最佳人数的简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来国内外对于服用乙氨嘧啶预防疟疾流行的效果,出现了一些争论,有人认为效果很好,也有人认为效果很差,说好的人主要是根据定期服预防药之后,当地发病率有了明显降低;说不好的主要根据是因为服药期间仍有现症病人出现,原虫率也不能降到0。现将几位同志观察到的体会,摘要介绍如下。他们的经验还不很成熟,仅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