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641篇
  免费   58024篇
  国内免费   20197篇
耳鼻咽喉   7824篇
儿科学   9448篇
妇产科学   7927篇
基础医学   37547篇
口腔科学   6973篇
临床医学   64924篇
内科学   93049篇
皮肤病学   11341篇
神经病学   30055篇
特种医学   175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6篇
外科学   71616篇
综合类   46989篇
现状与发展   126篇
一般理论   47篇
预防医学   27485篇
眼科学   11244篇
药学   32620篇
  230篇
中国医学   15465篇
肿瘤学   35330篇
  2024年   1167篇
  2023年   8307篇
  2022年   9430篇
  2021年   17209篇
  2020年   16305篇
  2019年   11383篇
  2018年   16878篇
  2017年   16029篇
  2016年   16596篇
  2015年   21196篇
  2014年   31664篇
  2013年   31316篇
  2012年   28972篇
  2011年   30879篇
  2010年   26536篇
  2009年   27266篇
  2008年   22925篇
  2007年   20913篇
  2006年   22716篇
  2005年   19408篇
  2004年   13923篇
  2003年   11646篇
  2002年   10340篇
  2001年   10890篇
  2000年   9970篇
  1999年   10207篇
  1998年   7575篇
  1997年   7421篇
  1996年   6353篇
  1995年   5996篇
  1994年   4353篇
  1993年   3168篇
  1992年   3795篇
  1991年   3517篇
  1990年   2799篇
  1989年   2673篇
  1988年   2321篇
  1987年   2031篇
  1986年   1843篇
  1985年   1473篇
  1984年   1055篇
  1983年   908篇
  1982年   744篇
  1981年   608篇
  1980年   555篇
  1979年   558篇
  1978年   474篇
  1977年   512篇
  1975年   366篇
  1972年   38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药辨治老年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CSPD),纳入研究对象为老年人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献,对其调查目的、调查疾病及调查结果等进行描述统计。结果 ①最终纳入168篇文献,其中2010至2020年之间发表138篇(82.14%);调查地区涵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共纳入43948例老年人,累计覆盖340个研究中心;②主要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中医证候阴虚阳亢证(10.05%)>血瘀证(9.5%)>痰浊(湿)证(8.91%)>阴阳两虚证(4.98%)>痰瘀互结证(4.96%);单元证分布阴虚证(14.70%)>痰证(11.22%)>气虚证(7.15%)>肾虚证(4.72%)>血瘀证(4.18%);涉及病变脏腑肾>肝>脾>肺>心。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证候分布虚证多于实证,虚证中又以阴虚证、气虚证最为多见,实证常见血瘀证、痰浊(湿)证等,且多见痰瘀互结证;老年人五脏皆损,其中又以肾、肝、脾功能失调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4.
5.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由于多数患者的症状经过一线药物治疗后仍不能得到较好改善,许多患者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转向选择补充与替代疗法进行治疗。然而,由于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大部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补充与替代疗法并未被相关共识和指南所推荐。本文从补充与替代疗法的分类入手,从天然产品、身心治疗、传统医药3个方面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补充与替代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究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胃蛋白酶原(PG)Ⅰ、Ⅱ及PG-Ⅰ/Ⅱ比值在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101例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血清IL-6和PG-Ⅰ/Ⅱ水平。以全因死亡为随访终点,使用Kaplan-Meier曲线明确患者预后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IL-6、PG-Ⅰ和PG-Ⅰ/Ⅱ比值在最佳切割值为10.23pg/mL、30.65μg/L和2.44时,可评估患者的预后,而PG-Ⅱ则无法评估患者的预后。与IL-6≤10.23pg/mL组相比,IL-6> 10.23pg/mL组的肿瘤细胞分化更差、TNM分期Ⅲ期比例明显升高。Kaplan-Meier曲线结果表明,IL-6> 10.23pg/mL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IL-6≤10.23pg/mL组(28个月vs47个月,P<0.001);PG-Ⅰ≤30.65μg/L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PG-Ⅰ>30.65μg/L组(34个月vs49个月,P=0.008);PG-Ⅰ/Ⅱ≤2.44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PG-Ⅰ/Ⅱ> 2.44组(29个月vs56个月,P=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IL-6及PG-Ⅰ/Ⅱ比值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检测IL-6及PG-Ⅰ/Ⅱ比值有助于评估老年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