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永锦  刘丹  张纯秀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624-1625
随着急诊医学和急救护理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急、危、伤、重症患者在各级医院间转诊、转运、途中监护抢救护理,已成为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及县市的危重症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到医疗水平和条件更好的大型综合医院进一步诊治。长途转运由于路途长、时间长,不可预见的各种意外,均会增加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并发症,其中,尤以转运途中的呼吸道并发症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内科死亡病例的评估效能。方法对105例内科危重症住院死亡病例进行SAPSⅡ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种评分系统死亡预测率。结果SAPSⅡ分值为55.89±19.57,其死亡预测率(PDR1)为54.67±27.67(%);APACHEⅡ分值为25.36±9.45,其校正死亡预测率(PDR2)为64.03±22.87(%);SAPSⅡ与APACHEⅡ明显相关(r=0.861,P<0.01);PDR2与PDR1明显相关(r=0.847,P<0.01);PDR2显著高于PDR1(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较SAPSⅡ评分系统更能预测死亡预后。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1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 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上升.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专科护士是指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属毕业后教育,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急救护士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护理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过程.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高度快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急救专科护理人员是时代的要求.我院于2010年5月成立了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通过理论学习,临床实践,考核等内容面向全省培训急救专科护士.即: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室-急诊ICU三大环节轮训急诊专科护士.院前、院内急诊抢救连续性,同时掌握现场急救技能;急诊抢救室轮训即熟练掌握抢救药品,抢救设备、急救技能及有预见思维的护理记录;急诊ICU轮训即掌握急诊气管插管/切开护理、呼吸机护理、监护观察.其中女 25人,男 2人.培训课程主要对急诊科常用急救技术、常见救护措施进行培训,采取讲授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旨在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掌握必须的急救技术,满足急危重症病人护理的需要,培训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彭春红  张谦  刘兰  黄效模  任亦频  龙永锦 《临床荟萃》2007,22(21):1560-156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好发于男性,表现为睡眠时鼾声响亮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有研究表明,OSAHS与呼吸调节异常有关[1]。一般来说,代表呼吸调节的主要指标有低氧通气反应(HVR)和高碳酸通气反应(HCVR),二者受  相似文献   
6.
7.
沟通是一门艺术,它能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我科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指导下,应用有效沟通在急诊科病人中实施后,消除了病人的不良心理因素,增强了病人对护理人信任感、依赖感,进一步促进护患关系,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医院急诊科是抢救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易出现医疗事故发生医疗纠纷的高风险科室,因此,从各个环节查找安全隐患很重要。而危重症患者经急诊科抢救、复苏、早期处置后,因病情需要常会转往其他科室进行检查、手术或到专科病房继续治疗,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但仍然存在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险[1]。因此,如何对急诊重症患者进行安全转运成为首要问题,本文对我科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799例急诊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更好地安全转运重症患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3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院前急救的现场急救和转运护理,缩短从症状到救治的时间,有效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现场急救和转运护理。结果: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安全到达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快速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护理可有效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降低临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危重病症,病死率超过50%[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重症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由于基础情况差,多合并其它慢性疾病,预后不良.心肌肌钙蛋白(cTn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指标,脑钠肽(BNP)是判断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理想预测标志物.本文通过观察42 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cTnI 及BNP 水平变化,探讨其对预后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