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粘连性肠梗阻(AIO)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组(NS组)及盐酸戊乙奎醚组(P2、P4、P8组).建立AIO模型.正常组不予处理,生理盐水组及假手术组均给予0.4 ml生理盐水,PHC组按0.2、0.4、0.8 mg/kg配成0.4 ml,于术后第7d开始连续肌注7d.ELISA法测量血清中IL-4、IL-10含量以及肠内容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 与S组、NS组比较,P2、P4、P8组血清IL-4[(19.34±2.87),(23.85±2.72),(27.89±2.71) vs (6.18±1.42),(8.37±2.69) ng/L)]、IL-10[(118.93±20.78),(121.61±24.932),(127.41±22.61) vs (78.19±19.41),(42.72±21.31) ng/L]以及肠内容物中sIgA含量(0.64±0.089,0.99±0.093,1.02±0.12 vs 0.41±0.06,0.14±0.03 ng/L)均有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P2组比较,P4、P8组IL-4与sIgA水平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高剂量PHC对AIO大鼠肠黏膜的免疫屏障有一定保护作用,且以高剂量更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炎因子释放和抑制炎性因子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的丁丙诺啡复合格拉司琼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IA)的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腹部盆腔手术的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年龄18~63岁,随机分成B1组,B2组,B3组和F组(每组30例),接受PCIA治疗.分别用0.9,1.2,1.5 mg丁丙诺啡和1 mg芬太尼 格拉司琼3 mg,以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每组均以2 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观察并记录术毕、术后4,8,16,24,36,48 h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术后各时段PCA次数、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除B1组镇痛优良率为75.0%外,其余各组镇痛的优良率都在88.9%以上(P<0.05).头晕头痛的发生率随丁丙诺啡剂量增加而增大(P<0.05).各组恶心、呕吐和嗜睡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2~1.5 mg/100ml的丁丙诺啡复合应用格拉司琼可安全用于PCIA,镇痛效果确切,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蔡清香  赵敏  黎玉辉  黄彦逵  黎峰  张广防 《新中医》2020,52(19):122-125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足三里穴和内关穴对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50 例,随机分为2 组,研究组24 例(其中1 例未能完成全部试验),对照组25 例;2 组麻醉方案相同,研究组手术前30 min 及术后第1 天、第2 天给予经皮电刺激足三里穴、内关穴治疗,对照组操作同研究组,但不开启电源;记录2 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复苏室停留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有无术后非切口痛(肩痛、背痛、肋间肌疼痛等)、术后(4 h、12 h、24 h、48 h) 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以及有无术后恶心呕吐(PONV)。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 组患者手术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 天、第2 天,研究组无PONV 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后,研究组没出现非切口疼痛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研究组疼痛VAS 评分较同组前一时间点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足三里穴和内关穴可明显改善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非切口痛的发生,改善术后恶心呕吐,提早排气时间,对加速术后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的丁丙诺啡对硬膜外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19~48岁,随机分为4组(n=20):R组,BI组,B2组和B3组。R组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0ml复合生理盐水1ml。B1组,B2组,B3组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0ml分别复合盐酸丁丙诺啡0.05mg、0.10mg、0.15mg(容量均为1ml),1min内匀速注入。观察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最高平面和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记录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R组相比,R2组、R3组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及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延长,最高阻滞平面升高(P〈0.05);但B2组、B3组间麻醉的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间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Bromag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复合丁丙诺啡(0.10~0.15mg)可增强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效应,且不增加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eose 6-Pla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一种因G-6-PD酶活性降低和/或酶性质改变而导致的以溶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疾病,为最常见的红细胞酶病,我国主要见于南方,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病的全麻处理报道尚少.为寻找一种简单可行的麻醉方法,减少围术期溶血现象的发生,我们对并发该病的10例全麻患者的麻醉处理进行了初步的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髋关节置换术273例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73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复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术后镇痛访视表和麻醉记录单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的记录,筛选出273例在硬膜外使用0.2%的罗哌卡因加上适当剂量的吗啡和氟哌利多通过输注泵以持续输注+患者自控模式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患者,进行镇痛优良率和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镇痛效果优良237例(86.81%),其中包括完全无痛104例(38.10%).镇痛效果基本满意者31例(11.36%),不满意者5例(1.83%).21例(7.69%)中断术后镇痛,术后镇痛期间发生恶心、呕吐者28例(10.26%),明显皮肤瘙痒者20例(7.33%),低血压者15例(5.49%),睡眠障碍者6例(2.20%),嗜睡者5例(1.33%).另有明显下肢麻木2例(0.73%),低氧饱和度1例(0.37%).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加上适当剂量的吗啡和氟哌利多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痛效果优良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但仍需警惕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医德教育是临床带教的重要内容,麻醉科轮科学生的医德教育离不开科室领导的参与与重视,同时还需要带教老师在整个围术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尊重、关心病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观念。  相似文献   
8.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观察手术中应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23名出血较多的手术患者,应用全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野或体腔出血,处理后回输给患者。结果每例平均回输自体浓缩红细胞(408±238)ml,74.4%患者(166名)术中、术后不再输库血;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正常。结论术中采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安全,可显著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为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在不同频率连续波针刺辅助结合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A.B.C三组分别选用2Hz、15Hz、100Hz连续波刺激,D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术前,术中、术毕各时点的心率、血压、呼吸、SpO2的变化以及术中辅助用药的情况,并且评定术中的镇痛效果,同时检测血液中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结果:15Hz组镇痛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5Hz组患者在牵拉甲状腺时血浆皮质醇含量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Hz、15Hz、100Hz三组患者在牵拉甲状腺时血浆N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5Hz连续波针刺辅助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中,麻醉效果更佳.更能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小儿硬膜外阻滞辅用异丙酚引起躁动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儿男,11岁,21kg,术前各项生命体征、生化检查正常,无精神病、癫痫病史和家族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拟在"硬膜外阻滞辅用异丙酚镇静麻醉"下行"左股骨干骨囊肿清除植骨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