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240个T1~12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起止位置和毗邻,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在229个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564个椎间孔韧带,另11个椎间孔外口区域未发现韧带,椎间孔外韧带的出现率为95.42%。韧带有2种类型,放射型占24.11%(136个),横跨型占75.89%(428个)。放射型韧带在T1及T9~12节段较为常见,而在T2~8节段则相对较少。其中有43.44%(245个)韧带分布于椎间孔外口区域的前部,39.89%(225个)分布于后部,11.35%(64个)分布于上部,5.32%(30个)分布于下部。 结论 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存在2种类型的韧带;其中放射型韧带可能是一种脊神经抗牵拉的结构,对脊神经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横跨型韧带可能是胸椎压缩性骨折后肋间神经痛的潜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腰椎前凸角(LL)及胸腰椎转折椎间隙(IP)为基础对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型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7月至8月对223名志愿者进行脊柱全长正位X线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11名,女性56名,男性55名.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值,包括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LL、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指数(PI)、各椎体间终板夹角、脊柱骶骨角(SSA)、矢状面垂轴(SVA)、IP.根据LL、IP将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为3型,Ⅰ型:LL>-40.,IP为L2~3以下;Ⅱ型:-60.≤LL≤-40.,IP为L1~2或T12 ~L1;Ⅲ型:LL<-60.,IP为T11~12以上.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Ⅰ~Ⅲ型组间各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 经测量LL为-49.±10.,TK为36.±7.,TLK为6.±7.,PT为11.±7.,SS为34.±8.,PI为45.±9°,SSA为127.±9.,SVA为(-2.7±22.8)mm.仅LL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与TK、PI、SS、SSA呈负相关(r=-0.387、-0.536、-0.858、-0.801,P<0.05),与TLK、SVA、PT呈正相关(r=0.319、0.296、0.262,P<0.05).入选志愿者均可纳入分型:Ⅰ型19例,Ⅱ型75例,Ⅲ型17例.各型间LL、TK、TLK、PT、SS、PI、SSA、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4.559、7.431、14.099、4.217、53.856、6.252、35.995、8.626,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示LL、SS、SSA、PI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是脊柱矢状面平衡的核心参数,以腰椎前凸角及胸腰椎转折椎间隙为基础可将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为3型.该分型系统可较好反映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形态差异及平衡.  相似文献   
3.
显微内窥镜下应用改良器械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后的脊柱显微内窥镜工作通道及适合内窥镜下操作的L形反向刮匙及弧形凿等配套器械手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改进后的显微内窥镜工作通道及改良配套器械对11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进行潜式减压,双节段减压41例,其中单侧入路一侧减压11例,单侧入路双侧潜式减压24例,双侧入路潜式减压6例;单节段75例,其中单侧入路一侧减压18例,单侧入路双侧潜式减压36例,双侧入路潜式减压21例。结果:术中发生硬脊膜撕破2例,定位错误1例,术中予以纠正。92例随访6-45个月(平均26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9.1%。结论:应用改进后的工作通道和适合内窥镜下操作的器械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中央管及神经根管减压充分,对腰椎后柱结构破坏小,是治疗该类疾病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较为常见而又严重的膝部韧带损伤,治疗不当将会导致膝关节功能性不稳,并可引起一系列的病变而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功能,损伤后及时行韧带重建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止关节软骨和其他关节结构的继发性损伤。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在关节镜下联合应用自体同侧半建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1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采用第四军医大学黄河机器制造厂生产的FYJS85-Ⅳ型射频仪、FY85-Ⅱ型脑立体定向仪开展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伴精神障碍7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在关节镜下,清理加置管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关节炎14例,并随访半年以上的疗效。结果经随访,优良率85.7%。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较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后路显微内镜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经椎板间隙入路潜式椎管扩大术治疗退变性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2002年7月~2006年9月,对41例连续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采用后路显微内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行椎管减压术。通过调整工作通道并用不同角度椎板咬骨钳潜式减压对侧侧隐窝,扩大中央管和神经根管,一间隙完成后拔出工作通道,通过皮肤牵拉建立另一工作通道,相同方法进行减压。结果手术中因粘连严重转开放1例,硬脊膜撕破1例,定位错误1例,无神经根损伤。36例随访3~48个月,平均26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优19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88.9%(32/36)。18例术后CT显示中央管及神经根管减压充分。结论后路显微内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潜式减压治疗退变性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对腰椎后柱结构破坏小,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及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摘除病变节段椎间盘髓核,术后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05 min,平均52 min,术中出血35~90 mL,平均50 mL.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优33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1%;VAS改善率91.8%,3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者的劳作及运动功能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内窥镜下保留大部分黄韧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保留大部分黄韧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31例,女21例;年龄28~45岁,平均36岁;其中L4,524例,L5S128例。在内窥镜操作下,咬除上位椎板下缘1/4~1/3骨组织,纵向扩大骨窗,角度小刮匙在下位椎板上缘外侧分离出浅层黄韧带,用咬骨钳沿椎板上缘横行咬除浅层黄韧带成一小凹槽,用髓核钳在凹槽处钳夹黄韧带浅层向近端牵拉剥离并切除,保留深层黄韧带,然后用椎板咬骨钳在黄韧带外侧咬除小关节内侧1/4~1/3,扩大侧隐窝,游离黄韧带外缘,椎板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外侧1/3入椎管,保留内侧2/3,神经根钩仔细分离突出椎间盘周围的组织,尽可能保留神经根周围及硬膜外脂肪,将硬脊膜及神经根牵向内侧,摘除突出的髓核。结果:52例中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51个月,平均34.5个月。疗效评定按Nakai标准,优34例,良9例,可3例。手术时间45~75min,出血40~80ml,均无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撕裂等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保留大部分黄韧带,技术上操作可行且尽可能的保留了人体的自然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胶原酶与等离子刀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中,胶原酶组及等离子组各30例。在CT引导下达到病变椎间盘后,胶原酶组将600单位胶原酶溶于0.9%生理盐水2mL中,经穿刺针缓慢注入椎间盘内;等离子组设置消融能量为100Hz射频能量,温度为40℃,在椎间盘内缓慢来回移动工作棒,对髓核组织进行汽化30s,拔出刀头,用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约10s,后再次置入工作刀头,脚踏"热凝"键,将刀头从止点缓慢旋至起点。调节汽化方向,将上述过程重复3次。结果胶原酶组:优10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83.3%;等离子刀组:优11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86.6%。胶原酶组:腰部疼痛加剧22例,占73.33%;肠麻痹3例,占10%;尿潴留2例,占6.67%。两组均无神经根损伤,切口感染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胶原酶与等离子刀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相当,但胶原酶治疗的不良反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