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应用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新辅助免疫治疗+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组(新辅助免疫治疗+单孔胸腔镜手术),各51例。观察围术期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手术时长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引流管拔除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切口总长度更短、术中总引流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5、3.493、7.248、5.240、24.622、2.734,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客观有效率(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9,P=0.020)。结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总引流量,切口总长度更短,临床疗效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肺部恶性肿瘤行多路径血管造影,观察其血供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7例肺部恶性肿瘤常规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膈动脉等多重血管造影,了解肿瘤的血供。结果:27例均见支气管动脉供血,其中11例同时伴有肋间动脉供血,3例伴有胸廓内动脉供血,1例肺癌肺内转移的2枚病灶可见有肺动脉供血,1例伴膈动脉供血,余肺动脉以外压变窄或截断表现为主。结论:无论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肺部恶性肿瘤都以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肺动脉主要以受压及压迫改变为主。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等其他动脉对肿瘤的供血亦较常见。肺癌肺部转移灶部分有肺动脉参与供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肺部恶性肿瘤行多路径血管造影,根据其血供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31例肺部恶性肿瘤常规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膈动脉等多重血管造影,了解肿瘤的血供. 结果无论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肺部恶性肿瘤,病灶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其中部分伴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膈动脉等供血,1例肺癌肺内转移的病灶可见有肺动脉供血,余肺动脉以外压变窄或截断表现为主.结论 无论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肺部恶性肿瘤,基本上都是以体循环的支气管动脉供血为主,肺动脉主要是受压及压迫改变为主.根据肿瘤供血情况,对所有供血动脉进行处理,可以增加介入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常规的如X钡剂检查能够诊断消化道疾病,但不能显示出血具体部位;一般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基本不能诊断,而小肠镜尚未普及。动脉造影提供了消化道出血的另一种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脑梗死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常规颅脑早期CT扫描非常:重要。大面积脑梗死是由脑动脉主干阻塞所致,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大,临床上除表现脑梗死的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意识障碍、偏瘫、感觉障碍等。本文收集了我院2003年5月~2005年1月的18例资料齐全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应用CT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省卫生厅委托我院于一九八五年五月至一九八八年五月举办第四届西学中班,学制二年.该班28位学员来自全省各地(市)县医院,具有二年以上临床实践的医学院毕业生,少数是主治医师。经过一年二个月的课堂理论教学,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理论知识,开设了19个专题讲座,同时进行了课间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脑干基底池与第3脑室CT征象改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58例脑挫裂伤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首次CT扫描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改变分为4组;A组(93例):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正常;B组(68例):第3脑室呈条形成或基底池轻度受压;C组(50例):第3脑室呈线形和基底池明显受压;D组(47例):第3脑室和基底池均消失。观察第3脑室基底池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与颅内压、GCS评分密切相关,第3脑室基底池形态改变越明显,恢复越差,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第3脑室和基底池形态的改变与脑挫裂伤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护肝机制。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诊治的中重度NAFL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PPC胶囊口服,观察二组加予PPC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治疗8周。结果 在观察结束时,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肝脏B超评分分别为(3.2±0.7)分和(3.3±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6)分,肝/脾CT比值分别为(0.9±0.2)和(0.9±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0.2),P<0.05】;观察一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别为(4.8±0.6) mmol/L、(2.0±0.2)mmol/L和(3.0±0.2) mmol/L,观察二组分别为(4.7±0.6) mmol/L、(1.9±0.3) mmol/L和(2.9±0.3) 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0.5) mmol/L 、(2.2±0.2) mmol/L 和(3.3±0.3) mmol/L,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分别为(1.4±0.4) mmol/L和(1.4±0.3)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0.3) mmol/L(P<0.05);观察一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分别为(10.3±2.6) ng/ml、 (4.6±0.7)ng/ml和(9.4±1.1) ng/ml,观察二组分别为(9.8±2.3)ng/ml、(4.4±0.6) ng/ml和(9.6±1.4) 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3.6) ng/ml、(9.3±1.1) ng/ml 和(16.3±2.5) ng/ml,而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口服或静脉给予PPC治疗NAFLD患者近期有效,可促进中重度NAFLD患者血脂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动脉加深静脉置管同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患者,在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其中15例患者行动脉加深静脉置管同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抗凝治疗。另12例患者行单纯患肢深静脉置入溶栓导管溶栓治疗加抗凝治疗。结果随访27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2例患者下肢DVT完全或大部分溶解,下肢肿胀恢复正常。5例达到部分溶解,但深静脉主干有血流通过,并有较多侧枝循环。肿胀明显缓解。其中经动脉加深静脉置管同步溶栓治疗的患者中,完全或大部分溶解15例,单纯静脉溶栓完全或大部分溶解的有5例。结论动脉加深静脉置管同步溶栓下肢深静脉血栓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起效快的方法,较单纯静脉溶栓时间缩短,而且静脉血栓完全溶解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处理,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方法根据60例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程度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药物,对于体温低于38℃的患者,选用柴胡饮冲剂。大于39℃甚至超过40℃的患者,选用消炎痛栓退烧;体温在38~39℃之间的患者,用新癀片治疗,并设常规处理对照组以比较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有的患者用药后体温均能够较快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副反应;而对照组体温恢复较慢,且头晕不适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观察组通过不同的药物选用,既达到了退烧效果,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