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 (As2 O3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6例初次和复发的APL采用ATRA联合As2 O3 治疗 ,用法 :ATRA 2 5mg/m2 ·d-1,分 3次口服 ;As2 O3 (0 .1%溶液 ) 10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5 0 0ml静脉点滴 ,1次 /d。结果  5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CR) ,1例获得部分缓解 (PR) ,总有效率为 10 0 %。 4例初治患者中 3例获得CR ,1例获得PR ,2例复发患者均获得CR。CR患者均在 30d内获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ATRA联合As2 O3 治疗APL患者不仅疗效满意 ,不良反应轻 ,而且能缩短获得CR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 例1,男,47岁,因头晕、力1个月余,发热伴咳嗽20d于2009年12月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发病前从事挖煤工作10余年。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红,心率100次.min-1,律齐无杂音,  相似文献   
3.
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s,TK)是一类催化ATPγ-磷酸转移到蛋白质酪氨酸残基上的激酶,能催化多种底物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为染色体t(9;22)(q34;q11)易位,产生bcr/ab1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Wegener's肉芽肿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行生化及CT、MRI、皮肤活检等检查诊断Wegener's肉芽肿1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Ⅱ级,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皮肤紫癜消退.血常规恢复正常,复查胸部CT示:两肺结节消失.结论 Wegener's肉芽肿患者易出现多脏器的症状、体征,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早期确诊、积极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发淋巴增殖性肿瘤。我们收治1例患者,以狼疮肾炎起病,15年后伴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行减低剂量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SLE及PTCL均获得完全缓解(CR),1年随访维持CR状态。现将病例报道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从发生医院感染进行研究,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措施与建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1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211例,对其住院期间感染发生进行统计,详细记录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住院时间、原发病种类、化疗类型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指标;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总结,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211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4例,医院感染率为39.8%,呼吸道感染26例占31.0%、泌尿系统感染8例占9.5%、口腔感染18例占21.4%、皮肤感染14例占16.7%、导管感染12例占14.3%、胃肠道感染6例占7.1%;医疗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粒细胞减少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因病情严重且复杂,临床治疗中出现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为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强治疗的效果需明确主要的危险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CSF联合LD-AA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高危组AML患者采用G-CSF联合小剂量阿克拉霉素和阿糖胞苷(LD-AA)治疗,并观察其毒副作用。结果:5例患者中,4例达到CR,PR1例,总有效率为100%(5/5)。2例有轻度的骨髓抑制作用,1例有一过性的心脏损害,2例有骨痛表现。结论:G-CSF联合LD-AA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不仅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而且毒副作用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含全身照射(TBI)预处理方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19例急、慢性髓系白血病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Sezary综合征患者经allo-PBSCT治疗的临床资料。20例的供者均为HLA-Ⅰ/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采用不含TBI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即马利兰(Bu)+阿糖胞苷(Arac)+环磷酰胺(CTX)+甲基环己亚硝脲(Me-CCNU)及减低剂量Bu+Arac+CTX+氟达拉滨(Flu)。所有病人均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GVHD的预防。结果20例患者allo-PBSCT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平均时间为13 d,血小板恢复至≥20×109/L平均时间为14 d。20例患者中未发生急性GVHD,25%出现慢性GVHD;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1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静脉闭塞综合征(HVOD)及间质性肺炎。中位随访时间19.6(3~66)月,18例仍无白血病生存,1例移植后3年继发胃癌死亡,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后半年复发,最长无病生存期达5.6年。结论不含TBI改良的Bu/Cy预处理方案为CML和AML的有效方案,它具有白血病复发率低,植活率高及疗效满意,毒副反应相对较少,不需高级放疗设备且实施方便等优点。但作为ALL的预处理方案则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42例高危组AML采用CAG方案诱导治疗:吡柔比星(THP)10mg,静脉点滴,第1-8d;Ara-c 25mg,肌肉注射,每12h一次,第1-14d;G-CSF200μg/m2,第1-14d,每日肌注阿糖胞苷前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完成1疗程后评估。结果 20例获得CR(47.6%),17例达PR(40.4%),5例NR(12%),总有效率达88%,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继续感染及发热等骨髓抑制表现,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CAG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