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叉头框M1(forkhead box M1,FoxM1)表达与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产生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检测52例HCC患者肝癌组织中FoxM1蛋白和AFP mRNA表达水平,并查询患者术前血清AFP水平,分析三者相关性;FoxM1特异性抑制剂硫链丝菌素(thiostrepton,TST)和重组FoxM1B腺病毒(adenovirus combined with FoxM1B gene,Ad-FoxM1B)分别作用人HepG2和HepG2.2.15肝癌细胞后,FQ-PCR检测FoxM1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oxM1蛋白表达变化,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培养基上清AFP分泌变化。结果:(1)肝癌组织中FoxM1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中AFP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AFP分泌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8,P=0.001;r=0.381,P=0.005);(2)下调FoxM1表达可明显抑制HepG2和HepG2.2.15细胞分泌AFP(P1=0.000,P2=0.000);(3)FoxM1可明显促进HepG2和HepG2.2.15细胞表达和分泌AFP(P1=0.000,P2=0.000;P1=0.001,P2=0.000)。结论:人肝细胞癌中FoxM1与AFP的表达密切相关,FoxM1可能在促进AFP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E2(hnRNP E2)decoy RNA靶向阻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lpha(C/EBPα)基因的异常翻译,诱导小鼠白血病样32D-P210细胞株向粒系分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电穿孔法分别将野生型和突变型hnRNP E2 decoy RNA表达质粒转染入32D-P210细胞,经G418筛选出稳定株后,RT-PCR检测C/EBP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与髓过氧化物酶(MPO)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C/EBPa,G-CSFR的蛋白表达水平;瑞氏染色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前后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抗原Gr-1,CD11b的表达.结果:筛选到分别稳定表达野生型或突变型hnRNP E2 decoy RNA的TG细胞株和TGA细胞株.与未转染组32D-P210细胞相比,TG细胞株C/EBPa mRNA水平无改变,但42ku-C/EBPa蛋白、G-CSFR mRNA和MPO mRNA水平分别升高了(43.8±4.9)%,(69.1±3.2)%和(37.8±4.2)%(P〈0.05);G-CSF刺激后,TG细胞出现中、晚幼粒细胞甚至成熟粒细胞形态学特征;同时Gr-1分化抗原的表达率上升至40.3%,未转染组32D-P210细胞的Gr-1表达率5.5%(P〈0.05);然而CD11b在3组细胞都是高表达,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以上各参数在TGA细胞株与未转染组32D-P210细胞株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nRNP E2 decoy RNA能够诱导32D-P210细胞向粒系分化,其机制可能与decoy RNA特异性阻断hnRNAE2与C/EBPα mRNA非翻译区结合,调节C/EBPα mRNA翻译,恢复42ku-C/EBPα表达,上调其下游G-CSFR和MPO等分化基因的表达有关.G-CSF可加速这一作用从而促进32D-P210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与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lycosyl phosphatidyl inositol,GPI)锚定序列相连的bcr/abl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COS-7细胞中基因和膜蛋白的表达.方法 以编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蛋白全长序列的migP210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654 bp的bcr/abl融合基因片段,双酶切后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udCF4.1中,经鉴定获得重组质粒pBB.同时用RT-PCR扩增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4分子中的GPI获得约243 bp的锚定序列,双酶切后克隆人pBB质粒中与ber/abl基因下游羧基端相连,获得重组质粒pBBG.在多聚阳离子介导下将pBBG质粒转染COS-7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由GPI锚定连接的ber/abl融合基因插入片段正确;RT-PCR检测到转染细胞中有bcr/abl融合基因,Western blot检测到转染细胞膜上有hcr/abl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由GPI锚定修饰的bcr/abl重组质粒pBBG,并能在COS-7细胞膜上表达出bcr/abl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4.
补益脾胃,滋养气血在古今补益类方剂中,多配伍炙甘草。著名的炙甘草汤以益心气、养心阳而复脉,治疗心阴心阳俱虚所致的心悸动、脉结代见称,此方即以炙甘草为主药而命名。我们临床常用的后世医家名方如: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益气血、养心脾的归脾汤,补气血、养心营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样模型,为深入研究CML发病机制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bcr-abl逆转录病毒Mig210载体经Phoenix-Ampe细胞包装后,取上清液感染5-FU处理后的BALB/c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再经尾静脉移植入经致死剂量γ射线(900cGy)照射的同种雌性受体鼠中.用形态学、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小鼠成模情况.结果:小鼠移植8~9 wk后,外周血白细胞达2×1010~3×1010/L(为对照鼠的5~8倍),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达到0.10~0.20;骨髓粒系细胞显著增高,易见幼稚细胞,肝脾也可见白血病细胞浸润;移植4~5wk后在受体鼠骨髓和脾脏检出bcr-abl融合基因,8~9 wk后在肝脏亦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同时在骨髓和脾脏也检测到bcr-abl融合蛋白.建模成功的小鼠3~5 Ino后相继死亡.结论:成功建立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CML模型,可用于后续CML信号通路和治疗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Forkhead盒(Fox)转录因子在正常和肝胆管结扎致纤维化的Balb/c小鼠肝脏中的动态表达。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Balb/c小鼠肝脏中包括Foxo1、Foxo3、Foxm1、Foxl1等18个Fox转录因子的表达,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肝胆管结扎后Balb/c小鼠肝脏中9个炎症和增殖相关性Fox转录因子的mRNA动态变化。结果 18个Fox转录因子基因在正常Balb/c小鼠肝脏中均有表达,且以Foxo1和Foxo3表达最高;肝胆管结扎后Foxo1表达显著下调,而Foxol1和Foxm1表达显著增高。结论肝胆管结扎致纤维化的Balb/c小鼠肝脏中,炎症和增殖相关性Fox转录因子的动态改变提示Fox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蛋白转导域-寡聚化域-血凝素(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oligomerization domain-hemagglutinin,PTD-OD-HA)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BaF3-P210细胞小鼠致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aF3-P210细胞和经40μmol/L PTD-OD-HA处理48h的BaF3-P210细胞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入BALB/c小鼠体内,观察小鼠一般状况以及生存时间,计数外周血白细胞,外周血和骨髓涂片进行Wright-Giemsa染色,肝、脾和肺等各主要脏器组织进行HE染色,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bcr/abl蛋白的表达。结果:BaF3-P210细胞组和经PTD-OD-HA处理的BaF3-P210细胞组小鼠CML发病率分别为90%(9/10)和80%(8/1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4.3±4.8)×109/L和(20.6±3.2)×109/L(P<0.05),骨髓细胞中bcr/abl癌蛋白表达量分别为5.13±0.46和1.32±0.29(P<0.05),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01.3±6.2)d和(185.4±8.7)d(P<0.05)。Wright-Giemsa染色可见,经PTD-OD-HA处理的BaF3-P210细胞组小鼠骨髓、肝脏和脾脏中的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比BaF3-P210细胞组下降。结论:经PTD-OD-HA处理后的BaF3-P210细胞在BALB/c小鼠体内的致白血病潜能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TD-OD-HA融合蛋白转导K562细胞的动力学、定位及其与Bcr-Ab1定位的关系,以及对Bcr-Ab1寡聚化和Bcr-Ab1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FITC标记PTD-OD-HA融合蛋白,观察蛋白转导K562细胞的效率与剂量和时间的关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融合蛋白与Bcr-Ab1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cr-Ab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PTD-OD-HA转导K562细胞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TD-OD-HA定位于K562细胞胞质,与Bcr-Ab1共定位,且能与Bcr-Ab1蛋白相互作用,进而干扰Bcr-Ab1同源寡聚化,并可降低Bcr-Ab1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在K562细胞中,PTD-OD-HA融合蛋白能有效抑制Bcr-Ab1同源寡聚化及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TD-OD-HA融合蛋白转导K562细胞的动力学、定位及其与Bcr-Abl定位的关系,以及对Bcr-Abl寡聚化和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FITC标记PTD-OD-HA融合蛋白,观察蛋白转导K562细胞的效率与剂量和时间的关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融合蛋白与Bcr-Abl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cr-Abl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PTD-OD-HA转导K562细胞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TD-OD-HA定位于K562细胞胞质,与Bcr-Abl共定位,且能与Bcr-Abl蛋白相互作用,进而干扰Bcr-Abl同源寡聚化,并可降低Bcr-Abl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在K562细胞中,PTD-OD-HA融合蛋白能有效抑制Bcr-Abl同源寡聚化及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