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严重肱骨远端骨缺损精准化、个性化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关节假体治疗5例严重肱骨远端骨缺损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3~57岁,平均35岁。骨缺损长度5~12 cm,平均8 cm。致伤原因:机械砸伤2例,绞伤3例。均为GustiloⅢ型。合并桡骨骨折2例,尺神经损伤1例,桡神经损伤3例。受伤至一期手术时间为6~18 h,平均10 h。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定期随访,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明确有无假体松动;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评分及上肢Enneking评分评价患肢功能。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40~190 min,平均165 min;术中出血量310~490 mL,平均415 mL;透视次数1~3次,平均1.6次。术后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21个月。1例出现切口渗液,经抗炎局部换药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皮下血肿,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后好转。术后各时间点MEPS评分及Enneking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12个月间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MEPS评分及Enneking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假体松动、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严重肱骨远端骨缺损的个性化治疗,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肘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邓玲珑  余黎  赵星  魏驰  汪冰  祝少博 《中国骨伤》2018,31(3):222-227
目的 :探讨截骨融合术矫正严重僵硬性马蹄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4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空心钉行截骨关节融合术矫正13例(16足)严重僵硬性马蹄足畸形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39~62(49.6±5.3)岁;病程5~27(9.0±4.8)年。采用三关节截骨融合术6例(9足),四关节截骨融合术4例(4足),胫距跟关节截骨融合术3例(3足)。所有患者术前表现为患足疼痛、足跟不能接触地面、无法行走。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AOFA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1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仅有1例出现伤口部分皮肤坏死,予伤口换药、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足达到骨性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2周。AOFAS评分由术前的11.85±10.66提高至术后的81.38±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P0.05);其中良15足,可1足。结论 :根据患者情况,可采用胫距跟关节融合、三关节或者四关节融合术矫正部分严重僵硬性马蹄足畸形,并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瘤细胞表面CD56表达与髓外病变和髓外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据CD56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CD56+和CD56-组,分析其与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疾病和髓外复发的关系。结果:99例初组髓外复发发生率低于CD56-组(1.56%vs 34.29%,P<0.01)。结论:CD56在MM中表达较高,其低表达与髓外病变发生和髓外复发相关,CD56可能是预测MM发生髓外病变和髓外复发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石蒜碱诱导人肝癌HepG_2细胞自噬的作用,为石蒜碱抗肿瘤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_2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自噬率及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作用后的细胞自噬率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与自噬相关的蛋白LC3-Ⅱ与Beclin-1的表达。结果:石蒜碱对HepG_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作用72 h的IC_(50)为6.27μmol/L。倒置显微镜观察阴性对照组细胞形状完好且紧密排列。石蒜碱各组随给药浓度的升高,细胞变圆、漂浮、排列稀疏生长缓慢的状态越加明显;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自噬小体的数量随石蒜碱浓度升高而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石蒜碱组细胞自噬率与给药浓度呈正相关,加入抑制剂(3-MA)后细胞自噬受到抑制。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石蒜碱浓度的升高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MA抑制剂能显著拮抗其作用。结论:石蒜碱能诱导肝癌HepG_2细胞自噬,其机制可能是上调肝癌HepG_2细胞中LC3-Ⅱ与Beclin-1蛋白的表达,促使自噬小体形成与成熟,导致细胞过度自噬,最终使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精氨酸核蛋白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马哈鱼是我国特有的鱼类资源,我们将由其精巢中提取出的精氨酸核蛋白进行了毒理学实验研究。该精氨酸核蛋白大鼠急性毒性经口LD50为大于10g/kg;蓄积系数>5,为弱蓄积物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及Ames实验均为阴性,认为该物质在食用上是比较安全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跟骨结节切除带线铆钉止点重建术治疗跟腱断裂合并跟腱末端病变的手术技术。[方法]7例跟腱断裂合并跟腱末端病变患者采用跟骨结节及变性跟腱切除、带线铆钉止点重建术。术中切除足够大的跟骨骨块,切除变性坏死跟腱,对于缺损较小者(2 cm)直接行带线铆钉缝合固定于跟骨,缺损较大者(2 cm)采取腓肠肌腱V-Y延长技术及自体肌腱移植来恢复跟腱长度和维持后期踝关节功能。延长跟腱,带线铆钉跟腱止点重建,术后石膏固定4周。[结果]术后1例切口出现红肿,经伤口换药、升级抗生素后愈合。7例获6个月~2年随访,采用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临床结果评定为优6足,良1足。所有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功能正常。[结论]跟骨结节及变性跟腱切除、带线铆钉止点重建术治疗跟腱断裂合并跟腱末端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中细致操作、足够大的骨块切除、变性坏死跟腱的切除、带线铆钉止点重建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野生食用菌姬松茸多糖提取物酸性RNA蛋白复合物FA-2-b-β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时间段K562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蛋白印迹法测定Wnt/β-catenin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FA-2-b-β对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抗增殖能力,而这种抗增殖能力是通过诱导凋亡作用发生的,因此,姬松茸多糖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腿局部肌瓣转位联合膜诱导技术急诊保肢治疗Gustilo Ⅲ B和Ⅲ C型小腿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12月,10例合并骨缺损的Gustilo Ⅲ B和Ⅲ C型小腿开放性损伤,急诊应用膜诱导技术充填骨缺损,同时联合腓肠肌和(或)比目鱼肌肌瓣转位覆盖骨水泥或骨外露创面,术后行抗感染治疗,对吻合血管的Gustilo Ⅲ C型损伤同时行抗凝治疗,待伤口完全愈合后行传统植骨手术修复骨缺损.其中,Gustilo Ⅲ B型4例,Gustilo Ⅲ C型6例;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转位5例,腓肠肌内侧头加比目鱼肌内侧半肌转位2例,单纯比目鱼肌内侧半肌逆行转位3例;骨缺损长度为3.0~11.0 cm,平均(5.25±1.70)cm.结果8例行植皮覆盖转位肌瓣,其中6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植皮后伤口渗液,经换药后愈合;另2例患者,1例转位的比目鱼肌大部分坏死,行交腿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骨水泥创面,1例小腿上段外侧肌肉坏死,骨水泥外露,行腓肠肌外侧头肌瓣转位修复,创面均顺利愈合.二期经植骨手术所有骨缺损均获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5~9个月,平均7.2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恢复负重活动功能,按Paley的方法评定邻近关节功能恢复:优8例,良2例.结论 合并骨缺损的Gustilo Ⅲ B、C型小腿开放性损伤,急诊联合应用膜诱导技术和局部肌瓣转位,可有效控制和预防局部感染、覆盖创面,二期通过植骨修复骨缺损,最终完成保肢手术.  相似文献   
9.
辛国松  季宇彬  于淼  魏驰  朱洪剑 《中草药》2018,49(5):1132-1138
目的研究石蒜碱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石蒜碱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凋亡形态;透射电镜观察HepG-2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epG-2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酶标仪检测Caspase-3蛋白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yt-C、Caspase-9的表达。结果石蒜碱对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73μmol/L;形态学观察发现石蒜碱作用48 h后,细胞生长密度变疏、皱缩,且细胞生长呈现不规则形状,出现凋亡小体,随着给药浓度升高,凋亡小体也逐渐增多;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与对照组比较,随着石蒜碱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随之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PTP开放;石蒜碱作用48 h后,HepG-2细胞内Caspase-3蛋白相对活性升高,细胞内Cyt-C蛋白、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ax蛋白表达量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蒜碱对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并可通过启动线粒体途径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