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pbp5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与β内酰胺酶、pbp5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用硝基噻吩(nitrocefin)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产生,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bp5基因片段,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检测pbp5扩增片段的基因突变,测序确定突变的具体位点。结果 57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的屎肠球菌β内酰胺酶阴性;pbp5基因片段均有3至6个位点发生突变,485和499位点突变、466’位插入突变最为常见。结论 pbp5基因突变在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肠球菌部分致病基因和表型的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的肠球菌6种致病基因和2种表型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临床分离的145株肠球菌的6种致病基因,用7%兔血平板和3vA,明胶平板检测B溶血和明胶溶解表型。结果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6种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gelE 72.9%、30.6%;efaA 79.2%、36.7%;cylA 54、2%、34.7%;esp 34、4%、36.7%;agg 18.8%、0;ace28.1%、0。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β溶血分别为45.8%、20.4%;明胶溶解分别为35、4%、16.3%。结论 粪肠球菌6种致病基因和2种表型的检出率高于屎肠球菌;尿标本比痰标本肠球菌致病基因的检出率高;gelE、efaA和cylA在粪肠球菌中的检出率高于其他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i身j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其中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是Ⅱ型,占90%~95%,与非老年塘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常有低血糖发生,且往往病情隐匿,临床上容易误诊.因此,早期诊断和处理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3年至2006年共诊治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46例.  相似文献   
5.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择54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在强心、利尿和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并与48例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临床表现,监测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心功能及LVEF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改善(P<0.01或<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用比索洛尔可提高治疗CHF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mg/d,连续应用两周以上。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和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骶髂关节疼痛占下腰痛的20%,病人主诉腰骶臀部痛伴或者不伴同侧下肢疼痛不适,对于轻中度疼痛的患者可外用扶他林乳剂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研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的病史采集、查体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后,实施心电图冠状动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照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的结果将其分为A组(ST-T段动态变化)和B组(ST-T段无动态变化),并以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对两组患者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同时,按照冠心病患者的患病血管支数不同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对两亚组患者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检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病变血管支数与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别计算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本文1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有534例,诊断阳性率为44.50%。将A、B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可见其各自的确诊率分别为66.03%和34.98%,伴ST-T段动态改变的患者的确诊率显著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534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分别比较其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检出阳性率,结果为69.20%和68.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结果分别为66.03%、65.02%、65.33%。结论通过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可以对冠心病的发生进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和耐药特征。方法 采用VITEK MS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初步鉴定,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毒力基因,对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分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C)进行5种型别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药敏试验检测DEC菌株的耐药表型特征。二代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耐药分子特征。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院DEC检出率为11.9%,其中EAEC占比37.5%,非典型EPEC占比34.38%,ETEC占比25.0%,EIEC占比3.12%,未检出EHEC菌株。32株DEC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甲氨苄啶/磺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3.12%、43.75%和37.5%。ESBLs(+)株占比18.75%,其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为83.83%,显著高于ESBLs(-)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32株DEC共有25个ST型,优势基因型为ST10共4株(12.5%),ST28、ST31和ST3153各2株(各占比6.25%),其他21个型别各1株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