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液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及输液不安全问题,并总结干预措施.方法:对100名实习护生采取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静脉输液基础知识及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收集其临床实习中出现的输液不安全问题,并总结相应干预措施.结果:临床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液安全知识掌握合格率低于基础知识(P<0.01).结论:为提高静脉输液安全,应在实习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加强对输液安全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讨论家庭护理干预对合并吞咽障碍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收治的合并吞咽障碍的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率、血压、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吞咽困难均减少,试验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合并吞咽障碍脑出血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手腕约束手套在烦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躁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腕约束带,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手腕约束手套(俗称波板)。比较两组患者约束效果、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对约束效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约束成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约束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对约束效果满意度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手腕约束手套优于传统约束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卒中小组管理模式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健康指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8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62例,实施卒中小组管理模式。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后3个月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Fugl-Meyer(FMA)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对病人健康指导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ADL、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康复知识、饮食和药物知识的理解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饮食和药物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卒中小组管理模式可改善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依从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ICU病房仪器科学管理的护理经验,包括对仪器进行数字编号,建立树枝状分级的管理小组和完善的仪器管理制度,各级管理成员各有分工,多参加知识培训,为仪器保养维护提供条件,“1对1拉手”负责仪器的保养,认为改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了人人参与仪器管理的理念,责任到人,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和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病人颅内压,影像学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伤后10d内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高度水肿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卒中小组管理模式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健康指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8例,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62例,实施卒中小组管理模式。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后3个月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Fugl-Meyer(FMA)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对病人健康指导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ADL、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康复知识、饮食和药物知识的理解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饮食和药物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卒中小组管理模式可改善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依从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液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及输液不安全问题,并总结干预措施。方法:对100名实习护生采取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静脉输液基础知识及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收集其临床实习中出现的输液不安全问题,并总结相应干预措施。结果:临床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液安全知识掌握合格率低于基础知识(P〈0.01)。结论:为提高静脉输液安全,应在实习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加强对输液安全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