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著名骨伤科流派魏氏伤科历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强调"内外并重、气血兼顾",创立了"气血为要、筋骨并重,肝肾为重、调摄脾胃,注重手法、调护平衡"的治伤学术思想.形成了集药物内治外治、手法诊治以及导引疗法等的综合疗法.结合临床病案对魏氏伤科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络石藤-伸筋草药对治疗骨关节炎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中国科学院化学专业数据库(CASC)中收集已知的络石藤-伸筋草药对中的生物活性化学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络服务器预测化合物的蛋白靶点;从疾病数据库中挖掘已知的骨关节炎相关靶点数据;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分别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提取其交集作为药物-疾病相互作用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学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注释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TCMSP和CASC数据库中共收集到108个已知的络石藤-伸筋草药对中的化学成分,虚拟筛选后得到17个生物活性化合物,并预测出117个潜在的蛋白靶点;从疾病数据库中一共检索到191个骨关节炎相关靶点;对化合物和疾病的交集PPI网络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得到208个核心靶点,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到自噬、凋亡、炎性反应、雌激素相关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论:络石藤-伸筋草药对可能通过多条生物途径发挥调节炎性反应、自噬、凋亡和类雌激素样作用发挥抗骨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模块化牵引型夹板牵引功能的生物力学变化及牵引效果评价。方法:在成人上肢标本上于距离腕关节面20mm处制作A2型桡骨远端骨折模型,经手法复位后,用模块化牵引型夹板进行固定,夹板分为5个牵引挡位,每个挡位的牵引长度为4mm,总长度为20mm;在远端桡骨断端打入一根直径1mm带有标签纸的克氏针作为测距的标记,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及拉力传感器测试夹板的牵引效果及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随着夹板牵引长度的增加,克氏针也随之向远心端移动,最终移动了9mm.结论:模块化牵引型夹板能够有效地轴向牵引骨折断端并维持牵引状态。  相似文献   
4.
小夹板固定技术是传统中医药经典的外科骨折固定技术,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为人们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之下,传统中医药的诊疗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治疗骨折的传统特色诊疗工具的小夹板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着巨大变化。面对日益快速发展的西医骨科内固定技术,小夹板技术近些年的发展相对滞后。如何进一步改良传统小夹板,改进其舒适性与匹配性,加强其在治疗方面的作用,规避现有的缺点,收集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循证医学证据,系统科学评价小夹板的疗效,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现总结前人关于小夹板作用机理的讨论及关于各种新型小夹板研发的文献,为研发更加新型、实用、安全、高效的中医小夹板提供一些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保守治疗。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表明,非药物保守治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综述了卧床休息、针灸、推拿、导引、牵引、体外冲击波等非药物保守治疗方案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颜威  孔博  蒋涛  奚小冰 《西部医学》2018,30(8):1242-1244
【摘要】可塑性小夹板作为传统夹板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在临床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从可塑性小夹板的固定原理,材料和样式以及治疗效果三方面总结了目前可塑性小夹板的研究现状,以期对可塑性小夹板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频电波刀(Leep),是近年来专门用于微创性诊断和治疗宫颈疾病的专业技术。经由电极终端产生3.8MHz的高频电波,接触病变部位后,因机体组织本身阻抗,吸收高频电波瞬间产生高热,使细胞内水分形成蒸汽束,完成各种切割、止血及手术项目。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优势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临床测定结果在3种化学发光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并确定其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患者血清,分别使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ECLIA)和直接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进行CA125检测,对各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与中位数比较。结果 3组结果中任意两组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对3组样本间中位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E-IA组显著高于ECLIA组与CL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LIA组与CLI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大于或等于35U/mL即判断为阳性,CLEIA组阳性率为76%(76/100),ECLIA组阳性率为58%(58/100),CLIA组阳性率为53%(53/100),CLEI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ECLIA组与CL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ECLIA组CLIA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议对CA125建立标准化的参考系统,现有的检测系统应与标准化的参考系统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无创牵引夹板的固定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名健康成人,分别在受试者腕关节的桡侧、尺侧、掌侧、背侧以及桡骨头下方约3 cm处放置1个薄膜压力传感器,并用胶带固定,分别采用石膏固定和新型无创牵引夹板固定,通过固定压力数据采集系统采集2种固定方式下不同部位的固定压力,比较2种固定方式的固定压力。结果:新型无创牵引夹板固定在腕关节桡侧、尺侧、背侧以及桡骨头下方约3 cm处的固定压力均大于石膏固定[(4.10±0.43)kPa,(1.72±0.24)kPa,t=1.858,P=0.032;(2.37±0.24)kPa,(1.66±0.18)kPa,t=5.934,P=0.041;(5.43±0.28)kPa,(3.29±0.45)kPa,t=9.933,P=0.033;(2.12±0.24)kPa,(1.35±0.21)kPa,t=11.662,P=0.034],新型无创牵引夹板固定在腕关节掌侧的固定压力与石膏固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0.20)kPa,(2.80±0.33)kPa,t=5.937,P=0.089]。2种固定方式均未出现末梢血液循环异常现象、皮肤损伤及明...  相似文献   
10.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RE)是个性化矫形器制作的重要部分,根据测量数据重构患处3D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方法设计矫形器,再利用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RP)制作。3D打印个性化外固定矫形器目前是“医工”交叉学科研究的热门领域,具有高贴合度、轻便透气、定制结构等优点,有助于功能恢复。近年来,对于个性化矫形器制造流程的效率、成本及舒适度的研究逐年增加,本文侧重于RE方法,按照制造流程从光学扫描、CAD建模、镂空最后到3D打印成型的相关技术优化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