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普通外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探讨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方法.方法 将医院普通外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4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部位感染与否,分为手术部位感染组和正常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普通外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探讨针对性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对策.结果 46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43例,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9.3%;感染组和正常组年龄>60岁分别占51.2%、22.2%;肥胖分别占74.4%、27.4%;合并糖尿病分别占74.4%、16.7%;急诊手术分别占67.4%、16%;污染类手术分别占60.4%、21.2%;手术时间分别为(5.3±2.1)、(3.0±2.7)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4±3.6)、(8.2±4.1)d,频繁过量应用抗菌药物等,均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对普通外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因素、治疗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感染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经保守疗法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若诊断及时,非手术疗法多能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外科手术期感染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措施,以突出手术感染与控制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心外科手术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心外科手术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75例):常规护理;A1组(观察组75例):围手术期控制与管理。对比两组心外科手术患者在临床出现感染的概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A1组经过有效管理,成功实现了针对心外科手术感染率的有效控制,在临床出现手术感染概率方面,低于A2组心外科手术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心外科手术表现出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心外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做好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降低手术感染率,成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总结围手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解析20例,采用围手术期,行主动脉移植病患的临床信息、IABP安置的原因、时间和后期效果。16例康复出院,住院死亡4例,主要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平均IA BP辅助时间(28.6±18.2)h。结果 I ABP能使平均动脉压升高,心排血量增加,有助于心脏功能差的患者脱离体外循环和改善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脏对稳定器压迫的耐受性。结论围手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心功能差的高危患者应及时放置。放置前应查明下肢血管情况,避免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行胃癌切除手术的12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一般资料情况类似的非癌症且不影响生活质量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QLQ-STO22,对2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分析影响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根据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探讨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对策.结果 观察组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病情变化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临床在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尽量消除患者在心理、认知、思维上的不良影响因素,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贲门癌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护理.方法 对29例贲门癌术后功能性FDGE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严格禁食及胃肠减压,加强营养支持并保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干预性护理.结果 全部患者均于2~3周内恢复.结论 贲门癌术后功能性FDGE是一种有自愈倾向的并发症,做好心理疏导,保证有效的胃肠减压,加强营养并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卡哈尔间质细胞在正常对照组及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不同节段肠壁中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狭窄段及23例扩张段标本行c-kit免疫组化染色。以扩张段标本作为自身对照。另取5倒手术切除结肠标本作为正常对照。光镜观察卡哈尔间质细胞在正常对照组及巨结肠扩张段、狭窄段肠壁中的分布情况,计数阳性细胞数,分别对巨结肠扩张段与狭窄段、正常对照组与巨结肠狭窄段阳性细胞数目进行配对资料t 检验。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卡哈尔间质细胞数目比扩张段减少(P<0.01),比正常对照组亦有所减少(P<0.01)。且与扩张段和正常对照组相比,狭窄段卡哈尔间质细胞彼此间形成的网络状结构消失。结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发病与卡哈尔间质细胞的减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